明崇祯 青花戏曲故事“青袍记”笔筒
展品名: | 明崇祯 青花戏曲故事“青袍记”笔筒 |
尺寸: | 高20.8厘米 |
起拍价: | 250,000-400,000元 |
成交价: | 462,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1-21 00:00:00 |
备注: | 说 明: 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制作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瓷器的诸多纹饰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中国传统社会步入晚明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壮大,许多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社会风尚均发生巨变,背离传统,追求新颖,自由地多元性发展成为当时人们尤其文人官宦群体的基本生活思想。当时作为高档瓷器的主要消费群体——文人、官宦,他们的审美观念深刻地影响了瓷器的造器与装饰图案,从而令瓷器成为反映社会变迁的直接载体,明显地在瓷画中留下他们的品味。作为文房清玩之一的笔筒,于此时期突破传统材质的局限,以瓷为胎,开始大肆烧制,并且纹饰题材刻意迎合社会风尚的需求。其中以人物类的题材最具特色,体现出高超的制瓷水平与鲜明的文人意趣。对此,晚清寂园叟于《匋雅》?卷上有评:“明瓷青花人物,以笔筒花觚为甚诙诡”、“明瓷青花笔筒,往往凹雕一围填以影青。画笔工给无款识,瓶觚亦然”。这些来源于徽州木刻戏剧小说的版画成为备受社会欢迎的通俗读物,因此也成为当时景德镇窑工绘画摹仿的主要粉本。 此笔筒所绘故事情节为《青袍记》之一幕“天赐夫人”。《青袍记》为明万历时期戏剧小说,是整理宋元以来有关暮翁状元梁灏的传说轶闻而成书,作者失考。其记述宋人梁灏一生科场失意,然精诚不悔、攸攸以求,后至八十二岁折桂终成状元。剧中“天赐夫人”之情节,意趣横溢,备受文人雅士推崇,略言如下: 梁灏少年奉母,其本系文曲星谪降。一日雷神奉符击众仙,纯阳吕洞宾,情急之中化为粒粟,避于灏之指甲中。因灏有状元之命,雷神不敢惊动,故吕洞宾逃过此劫,感激相庇。故摄一美女为妻以报之。女名玉梅,其父薛琼,四川成都人,除授东平刺史,舟泊州之界口。此日灏遵母命,读书望仙楼上。月夜将半,洞宾遣柳树精起大风,吹女至楼。女之上体无衣,灏以青袍盖覆,(取名青袍者,因此之故。)负归送母室。明早,使其二友白于刺史。薛与妻陈氏大喜。遂以女嫁灏。后得子,名固亦为状元郎。 元代名儒郝经文集《郝经集》中有《天赐夫人诗》赞述此事: 八月十五双星会。佳儿佳妇好婚对。玉波冷浸芙蓉城。花下摇光照金翠。 黑风当筵灭红烛。一仙桃降天外。梁家有子是新郎。氏忽从锺建背。负来灯下惊鬼物。云鬓欹斜倒冠佩。四肢红玉软无力。梦断春闺半酣醉。须臾举目视旁人。衣服不同言语异。自说成都五千里。恍惚不知来此际。玉容寂寞小山颦。首无言两行病8市挠胱髁杭腋尽Z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