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清乾隆 仿汝釉出戟花觚(1对)

清乾隆 仿汝釉出戟花觚(1对)

查看原图
展品名: 清乾隆 仿汝釉出戟花觚(1对)
尺寸: 高17.7厘米
起拍价: 1,500,000-2,000,000元
成交价: 1,870,000元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4-11-21 00:00:00
备注: 款 识: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说 明: 觚,肇始于殷商,原为饮酒之器,商人嗜酒,故铸造甚多,使用颇广。铜觚、爵、斝是商代青铜酒器的基本组合。在日常生活中,饮酒分两种情景;将酒加热饮用,需用爵;而直接饮用,则用觚。所以爵、觚常配对而出,同时都是一种珍贵而崇高的礼器,只有在燕礼和祭祀时才可以使用,成为当时礼器组合形式的核心。
入宋以后金石学兴起,朝廷及士大夫热衷于收集、整理研究出土的周汉古物,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复古思潮盛行,匡复周礼成为赵宋皇朝重新厘定祭祀大典的重要思想,根据出土古物进行严格狡制许多祭器,觚就是其中之一。宋室南渡之后,原先的祭器散失无存,故专设修内司官窑烧制瓷质祭器。考古发掘出土就有瓷觚残器。至此,觚由青铜转变为瓷质,开启后世瓷窑不断仿烧的历史。
随着宋代祭祀制度的完善,神前基本供器—五供搭配的定型,觚在全国各地庙宇、殿堂中被广泛使用,其制作也因地制宜,出现多种材质。高安元代窖藏出土中见有一青花蕉叶纹出戟觚,为元代所罕见。在明代官窑曾烧制过瓷觚,珠山明代官窑遗址中出土一批仿官釉出戟花觚残器,署款为“大明成化年制”,制作精美,釉水莹润,为明代瓷觚之最。往后,历代官窑均有烧造,明定陵地宫出土万历款黄地紫彩人物花觚是晚明官窑代表之作。同时,随着明后期市民阶层的壮大,为了适应他们对居室装饰的要求,民窑大肆烧造,品种有白釉、青花、五彩。至崇祯、顺治时最为典盛,所出之器轶丽雄健。
该对花觚通体饰四道棱脊,取法宋汝,古气盎然,扑人眉宇,釉色幽隽淡雅,整体造型舒展空灵,给人以高雅华贵的感觉,足为清供雅品。
参阅:《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第266页,耿宝昌主编,紫禁城出版社。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