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 大吉祥天女幢
展品名: | 五代 大吉祥天女幢 |
尺寸: | 66×39.5厘米 |
起拍价: | 8,000-8,000元 |
成交价: | 11,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5-01-18 00:00:00 |
备注: | 品相:中上部幢边残损 此为长方形经幢。题头朱书“南无大吉祥天女幢王”。下分三个部分:两侧各有一条宽度约5cm的窄条,用朱砂书写《吉祥天女咒》梵文汉字音译为: 上联:鸟牟利瑟般刺合悉子萨怛他伽都瑟尼虎牟都卢雍悉耽婆那虎牟都卢雍波瑟地耶三般叉如羯虎牟都雍萨波药叉喝刹娑。 下联:揭诃若毗胜崩萨那羯虎牟都卢雍者都屁底南揭罗诃萨南毗胜崩萨那罗虎牟都卢雍叉婆伽梵萨怛他伽都瑟尼波点吉利。 中间主体部分,宽约30cm,中间彩绘大吉祥天女坐像。天女头后有双层头光,面容富态安详。颈带项圈,下垂瑛珞,袒胸露腹。身着红色法衣,绿色和蓝色丝带飘逸四周。双手施无畏印,结伴趺伽坐于莲台上。头微向左上倾,似在仰望佛祖聆听说法。 吉祥天女,亦称吉祥天母,俗称天女神。据印度神话记载,吉祥天女是天神阿修罗搅乳海时生下的,所以又有“乳海之女”的称谓。在密教信仰中,吉祥天女形象多为忿怒状裸身女像,一般都侧乘于一头鞴有人皮的骡子上。颈项除佩有念珠外,还挂着人头。吉祥天女竖发怒目是大悲示现威猛,镇服邪魔歪道,来表现这位护法神的大愤怒、大无畏和大胜利的气概。至于裸身则是不受尘世丝毫牵累,解脱一切垢染的象征。而汉传佛教造像中的天女则是慈眉善目,温柔祥和的形象。这与汉传佛教教义有关。在唐朝僧人不空翻译的《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中,佛赐予天女十二名号:吉庆、吉祥、莲华、严饰、具财、白色、大名称、大光曜、施食者、施饮者、宝光、大吉。因此才没有密教造像中的畏怖神情。 幢,梵语叫“驮缚若”,意译为幢。幢的本意就是旌幡,原本是我国古代作仪仗用的以羽毛为饰的一种旗帜。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徒在长筒圆形绸伞上写经叫经幢,为了保持耐久,又将经刻于石柱上叫石幢,后来亦称为经幢。织物经幢多挂在寺院内,供僧人修行和做法事时颂念用,同时也具有庄严佛国、驱魔伏怪的功能。 内地供奉大吉祥天女的法坛很少,藏传佛教则有专门供奉天女的寺院。内蒙科尔沁地区的库伦镇有一座被称作库伦吉祥天女庙的藏传寺院,据《锡勒图库伦喇嘛传汇典》记载:吉祥天女庙为锡勒图库伦第三任札萨克达喇嘛西布扎衮如克于顺治十二年(1655)监工督造。由于天女代表“吉庆”、“吉祥”和“具财”,而在中原地区供奉较少,因此这一幅极具收藏价值的经幢,给他的拥有者带来吉祥如意。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