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 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唐卡(15张)
展品名: | 清乾隆 宗喀巴大师一生的故事唐卡(15张) |
尺寸: | 70×45厘米×15 |
起拍价: | 无底价 |
成交价: | 18,150,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市古天一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2-13 00:00:00 |
备注: | 设色布本 宗喀巴大师的平生,在学问修持各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对于教理,他总结大小乘、显密一切教诫理论,而自成一家之言。他一方面有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气度,一方面又以深刻谨严的态度执择佛教各宗的见地,以中观为正宗,以月称为依止。他对于戒律,能矫正旧派佛教的流弊。他所创的格鲁派至今为我国藏地第一大教派。藏语系统的佛教徒,大多崇奉他为教主。 此组唐卡画面中央为神圣的宗喀巴大师,整组画面在施色方面有独特的讲究,重彩底色约分为红、黑、蓝、金、银多种,均为纯天然矿物颜料。红唐卡绘佛本生故事,画面风格颇显富贵。黑唐卡绘护法神、金刚一类镇妖降魔的内容,并施金色勾线,画面威严庄重。蓝唐卡则绘欢喜佛、胜乐金刚一类题材,有吉祥喜庆之美好寓意。此组唐卡大量使用了金银彩,画面富贵典雅,色彩金碧辉煌。画面底色还随“地界”至“天界”的内容变化而变化;到了天界,便是一片湛蓝的底色。此外,白色底被作为表现神佛容貌、性格的一种手段,因此常以白色表现平静、和蔼、善良;红色和深蓝色表现强悍好斗、凶猛狰狞(愤怒相),有的常常巧妙地把大块的红色、绿色、青色和蓝色并列使用;金色代表多种颜色,表现出一种神圣的气氛。整组画面富丽堂皇。从绘画上讲,不难看出功力深厚的画匠颇得工笔绘画的神邃,将黄教祖师佛—宗喀巴大师的无尚神圣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更为精彩的是每一张唐卡在局部都有画匠用金彩书写的藏文故事,这更加体现出此组唐卡的神圣色彩!整组唐卡张张交相辉映,这种金绘唐卡难度极大,如此之精妙且成套者,极为罕见,15件成组保存完好,可谓藏传唐卡艺术中的神品! 明代前期,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创宗,这是藏教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宗派,在藏族和蒙古族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创立格鲁派的是宗喀巴。 宗喀巴(公元1357年—1419年),本名罗桑扎巴,出生于宗喀地区(今青海省湟中县),人称“宗喀巴”,意即“宗喀地方的人”,是伟大的佛教思想家,藏传佛教格鲁派开山祖师。他童年时代受到良好的宗教教育,16岁到西藏拜访各家名师,研习佛理。公元1376年师从大学者贡噶贝学习显密经论,后经项噶贝推荐,又拜萨迦派大学者仁达瓦·熏奴洛追为师。约在25岁时,受比丘戒正式出家,并开始撰写佛教哲学论着。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宗喀巴基本结束显密教的研习,在噶当派教义基础上,吸纳诸教派之所长,逐步掀起了一场以倡导严守戒律为核心的宗教改革运动。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宗喀巴在帕竹掌权人的支持下,成功地举行了西藏政教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拉萨大祈愿法会,万余名僧人云集拉萨听他讲经说法。此后,又在拉萨附近的达孜县建立甘丹寺。这标志着藏传佛教史上一个注重戒律约束、讲究修习次第的新教派—格鲁派的诞生。开创新教派之后,宗喀巴的主要活动是着书立说、讲经说法,使格鲁派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期间,他派弟子释迦也赴北京晋见明朝永乐皇帝,与明王室建立了联系。他的弟子在拉萨修建了哲蚌寺、色拉寺两大格鲁派寺院。宗喀巴对龙树以来的中观哲学作了非常独特的解说,在佛教理论中颇多建树,在藏传佛教思想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宗喀巴的像几乎各大寺院都有供奉,造型大都是头戴黄色的尖顶帽,双手结法轮印,双手中有两茎莲花,花朵开在左、右肩膀上,左边莲花中有一柄宝剑,右边莲花中有一包经卷,这些都是宗喀巴像的主要标志,和文殊菩萨的标志几乎一样,据说宗喀巴是文殊菩萨转世而来。常持诵宗喀巴大师心咒,可获得与大师无二无别之功德。嗡阿咕噜斯嘛德格德桑。 愿词 瑞相好形庄严诸佛陀,大智善行踪迹遍虚空, 赞声如雷文殊宗喀巴,善器弟子头顶赐吉祥。 恩主三密加持甘露水,虔诚尝饮一掬诸有情, 从现在起直到成佛时,祈愿文殊上师永摄持。 步入共行道中修心性,立志发起无上菩提心, 学修广如大海佛子行,祈愿生起无比大雄心。 为使众生享受永恒乐,密修智能方便双运行, 圆满完成海量菩萨行,祈愿不久获得四佛身。 产生一切幸福快乐源,知行合一圣教遍十方, 继承弘扬持教诸贤士,祈愿寿如金刚永住世。 自做三门善事为缘力,此土以及广大众生界, 疾病饥荒战火永熄灭,祈愿共享福乐吉祥运。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十一世班禅 经师·拉卜楞寺大格西嘉样加措 著 宗喀巴大师之诞生— 火鸡年正月初十日是大师入于母胎的时间。 在鲜花盛开的草原上,有一千多名妇女的行列,自己也在其中。这时只见东方来了一位白净童子,手捧净瓶;接着又从西方来了一位红色少女,右手持一把孔雀尾翎,左手持一个大镜子。童子与少女相商后,童子指着所有在场的妇女问少女:“这位可以吗?这位可以吗?”“可以。”于是童子对大师的母亲说:“你沐浴吧!”说着把净瓶的水倾注倒她的头顶,童子一边为她作沐浴,一边口中念诵“如佛降生时”等句子。大师母亲顿时感觉身垢全净,乐意怏然!醒来后仍感到全身轻快、心中安乐。 宗喀巴大师之出家 藏句土猪年(农历乙亥年)大师刚刚三岁时,就在顿珠仁钦大师的安排下,由父亲带到夏宗寺拜见应元顺帝之请进京、途径青海暂居夏宗寺岩洞传法修行的噶玛噶举派第四世活佛噶玛巴·若比多杰(意为“游戏金刚”)。若比多杰大师也早已预知圣童的到来,见面后十分高兴,给圣童传授了全圆优婆塞戒(即居士戒),并命名为“贡噶林波”(意为“普喜藏”)。若比多杰大师还语言说:“此幼童将成为第二佛陀,再现于此世。” 宗喀巴大师入藏学法 宗喀巴大师前往西藏的路上,在澜沧江上游支流“昂曲”、“咱曲”的汇合处(即今昌都所在地),大师住过一夜,亲见十六尊者。又在现在昌都寺所在的地方,亲见贡波(即六臂大黑天)等本尊到来。大师语言说:“此处将来会有一座大寺庙建立起来。”正如大师所言,后来果然由他的嫡传弟子即在边区宏法大师中的多麦·绛生喜绕桑波(意为“菩萨智贤”)建立了著名的昌都寺。 宗喀巴大师受戒及遍学密法 宗喀巴大师在那康大译师端桑处受事部法门。在受具足戒后,他继续遍参名师听受正法甘露,修习佛法之宝金刚乘密法。十九岁的时候,大师遍游桑浦和德哇坚等处德辩论场,以其出众的才智和教语,获得圆满的美誉名声,并成为诸善巧大德心中挂念和关怀的对象。 宗喀巴大师专学密法 宗喀巴大师在亚龙地区阿格岩洞中闭关静修。 大师专事修持 宗喀巴大师在拉萨观音处闭关修行。 宗喀巴大师作诸佛事 宗喀巴在达布地区举行祈愿大法会时诸佛、本尊等显现开示。 宗喀巴大师完成此生利益众生和佛教的圣业后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