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缂丝华封三祝图
展品名: | 明 缂丝华封三祝图 |
尺寸: | 225×165厘米 |
起拍价: | 无底价 |
成交价: | |
拍卖公司: | 上海东方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2-18 00:00:00 |
备注: | 附:苏州缂丝研究会会长王金山亲笔鉴定证书。 并经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宫庭部及苏州 丝绸博物馆科技部主任沈惠等专家鉴定 注:附临时入关证明。 海归国宝 缂丝珍品 《华封三祝缂丝图》尺幅巨大、保存完整、画面意境吉祥喜庆、丝丝缕缕匀称分明,为上乘之作。其宽165cm、高222.5cm,不拼不接,单幅成画,是目前面市的缂丝中单幅面积及门幅最大的作品,整件作品织造技法和艺术风格保持高度的统一,其合理的横高比例符合美学构图要求。 该缂丝图上方用金线织成的“华封三祝”四个大字,意为多福、多寿、多子。语出《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请祝圣人,使圣人富,使圣人守寿,使圣人多男子。”是古代在华(地名)守封边疆的人对尧的祝贺。后“华封三祝”传为吉语,古人经常据此成画,专用于对朝廷的贺词。明代立倡节俭,曾颁布法律规定缂丝除皇家御用外,非敕制诰命不得使用。经故宫博物院、苏州丝绸博物院和工艺美朮大师,曾为故宫修补缂丝龙袍,最具盛名的缂丝传人王金山共同鉴定,《华封三祝》为明代珍品。 《华封三祝缂丝》表现了群仙向王母娘娘祝颂的情景,整幅作品色泽喜庆和谐,画面上52个栩栩如生的神仙形象、12只鹿龟鹤虎凤等仙禽瑞兽和松兰桃灵芝牡丹等神木仙草,构图严谨,形象生动,配色鲜丽繁富。水纹祥云等重点部位用大面积金丝表现,富丽堂皇,这些金丝历经岁月,依然金光灿亮,可见其用料的精美考究,堪称吉祥祝福画的极品。 该缂丝织法精巧细腻,选料考究,纬密头尾一致。尤其珍贵的是,一般的缂丝作品为了节省工时和降低织造难度,细节都是织成后再补绘润色而成,《华封三祝缂丝》极其少见地通篇使用纯粹的缂织技法,就连人物的眼睛、衣服的皱折都用丝线缂织表现,反映出此件作品的精细程度,实为仅见。 《华封三祝缂丝》原是法国贵族藏家的家传珍宝,具有文物临时入境证明。由于该缂丝上有古代对朝廷专用的祝词“华封三祝”,而画面却是群仙向王母祝贺,专家推测其中一定蕴藏着一段精彩历史。 自南宋开始,古人为了长期保存易损的纸质书画珍品,就把书画用丝线一根、一根地临摹出来,织成经得起长时间珍藏的缂丝。因缂丝不受颜色的束缚,可以随心所欲地织造出各色图案,古朴典雅,所以就有了“千年不坏之丝织品”说法。 缂丝在历史上是皇家专用贡品,尤其是临摹名家书画的缂丝画更兼具了艺术和工艺的双重价值。 “万缕千丝组织工,仙桃结子似丹红,一丝一缕千万寿,妙合天机造化中。”缂丝,这一“织中圣品”,是一种需要纯熟技巧和相当书画修养才能织造完成的真丝艺术珍品。其珍奇稀有、精巧牢固、题材吉祥、画面精美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藏家和投资者的关注,成为艺术品投资的新宠。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