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十一面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唐卡
展品名: | 清 十一面千手千眼大悲观音唐卡 |
尺寸: | 61×43厘米 |
起拍价: | 100,000-150,000元 |
成交价: | 176,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1-21 00:00:00 |
备注: | 棉布矿物胶彩 菩萨 菩萨为梵语“菩提萨埵”之简称,意译作“觉有情,到心众生”,亦即以智上求无上菩提,用悲下化芸芸众生,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二行圆满,菩萨为大乘佛教所特有,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己任,菩萨“上求下化”的神格正是大乘佛教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对菩萨的信仰在藏汉佛教的显、密两宗均极为广泛与兴盛。 汉地佛教中最受崇奉的是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大菩萨,他们分别以大悲、大智、大行与大愿为特征。汉地习见之观音菩萨的基本造型均着汉式衣裙,披风帽,罕有戴冠者,简饰环钏,或坐或立,形式不拘。现慈祥温和之女相,惟胸部并不显露女性特征。依经所言,菩萨本为男身,汉地至唐代以前或塑或画的观音菩萨尚均作男相,由于《普门品》中称观音菩萨会显现佛身、比丘身、优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种种不同的变化身,以摄受不同的众生,观音菩萨因此而成为了化身形象最为丰富的佛教神祗。在众多变化身中,较为系统者有所谓六观音和三十三观音。汉地常见的只有千手千眼观音,其余如如意轮、大随求、俱胝观音等亦有造作。 千手千眼观音也称大悲观音。有时还称为“十一面佛”,慈祥的三个面相分别是释迦世界的能寂佛、安乐世界的无碍光佛、袈裟幢世界的金刚坚固欢喜佛;左边显怒像的三个面分别是不退轮音极妙圆满红莲敷身佛、绝尘世界的法幢佛、灯明世界的狮子佛;右边露白牙像的三个面是庄严世界的一切神通慧光佛、镜轮世界的月觉佛、普贤世界的贤首佛。据《佛说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上所说,这位十一面观音菩萨的神咒很厉害,有广大的神威之力,能消除众生的种种灾难和障碍;又说一切有情,只要至心称念她的名号,就能超越四万劫的生死重罪,离一切言不由病患,免一切夭死灾横。 十一面观音的十一面,都有各自特殊的象征意义。慈悲的三面,是表菩萨见到行善众生时,生起的欢喜、安乐的态度;愤怒的三面,是表示菩萨见到行恶众生时,从大悲心中生起的救苦与威严的相貌;露白牙相的三个面,是表示菩萨见到真正修学佛法的众生,生起一种安慰、赞叹、劝进的相貌;有一面是爆笑得相,是表示欲令一切行恶众生改恶向善、一心向道而显的怪笑相;顶上的佛像是表示,为一切想修学大乘佛法的众生所显的说法相。 弥勒,在藏语中读音“强巴”。据《贤愚经》记载,弥勒菩萨的母亲怀孕以后,性情变得祥和,具有很大的慈悲和怜悯心,所以菩萨出生后,就取名“慈氏”。其实,弥勒号为“慈氏”,最根本是源自他的本愿、本行,因为他生生世世都是修习“慈心三昧”、行慈爱之行来救度众生。由佛经中可以得知,弥勒不仅能给予众生世间的安乐,也能灭却众生的种种苦恼、种种生死罪障,令得究竟安乐。弥勒有许多不同的形象,唐卡Lot1097的主尊弥勒为菩萨装束,双手置胸前结说法印,各捻奉置军持等物的龙华树花茎。其双足下垂的坐姿在《造像量度经》中称为“善跏趺坐”,表示弥勒将降诞人间弘法。此外,弥勒菩萨之化身在藏密中尚有四臂、八臂等造型,以連堵波为标识,手中各持军持、法轮等物。相传笑口常开的布袋和尚也是弥勒的化身。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