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释迦牟尼佛唐卡
展品名: | 清 释迦牟尼佛唐卡 |
尺寸: | 63×48厘米 |
起拍价: | 30,000-40,000元 |
成交价: | 33,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1-21 00:00:00 |
备注: | 棉布矿物胶彩 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为裟婆世界之教主。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佛为“佛陀”之略,意为“觉者”。释迦牟尼作为佛教创始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他的生平则在后世流传的佛传经典中带有了愈来愈浓重的宗教色彩。学术界一般认其出生于公元前565年北印度的迦毗罗卫城。其姓乔答摩,取名悉达多。他在29岁放弃了奢华的生活与未来的王位,削发易服成为家者,寻求解脱之道,最终成为觉悟者即佛陀,年仅35岁。在以后的四十余年中他主要以王舍城与舍卫城为中心,传播佛法,教化众生,直至80岁示现涅槃。 佛陀的一生被佛教徒概括并宗教化为八个代表性的情节:即Lot1072所描绘的“入胎”、“住胎”、“降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涅槃”,总称“八相成道”或“释迦八相”,成为后世佛教造型艺术的重要题材。 释迦牟尼佛的形象在早期佛教艺术中主要以“八相”的情节为出现背景,在各场景中的样态渐趋固定,其中又以诞生、成道、转法轮和涅槃等四相的造型,逐渐形成为后世佛陀造像的四种典型样态。如诞生相中的释迦造型通常为赤身的童子形象,藏传佛教中太子诞生出像虽造作不广,较之太子像要为常见许多的释迦造型是世尊的成道相,它其实概括了释迦降魔与成道的两个情节:悉达多为了表示追求利益众生之道的决心,在菩提迦耶金刚座结跏趺坐之后,郑重宣示:“我不成正等正觉,誓不起此座。” 魔王波旬不愿意看到他证悟正觉,以魔军和魔女来破坏,均败阵而归。波旬气急败坏地说:“你没有积任何福德资量,哪能获得正觉?还是回王宫享受荣华富贵吧,别再白费功夫了。”悉达多回答道:“你只布施一次,就可以当魔王。我前世曾经布施头眼手脚数万次,谁说我不能获得证悟?”“布施不能用吹嘘的。我布施时有你当证人,你前世布施时的证人呢?”“无私载负众生的大地啊!请证明我所言为真吧。”悉达多以右手指尖轻触地面,坚牢地神立刻从地底涌现于正前方,对波旬说“我就是证人。”魔王波旬技穷而表示降服。因此,悉达多以右手指触地的“触地印”,又名降魔印或降魔触地印。释迦牟尼降服了魔王波旬,以禅定从离恶法以生喜乐的初禅天,逐渐进入只知施予而不求回报的四禅天。在入夜时获得天眼通。过了子夜得到宿命智,誓言要帮助众生断除根本烦恼,在天将破晓前终于证悟无上正等正觉,成为受人景仰的释迦牟尼佛。 因此,释迦牟尼佛的标准形象为右腿在外左腿在内的全跏趺坐姿,称“降魔坐”或“降伏坐”;右手垂放右腿上,手指触地施“降魔触地印”,左手掌心向上平置右脚上,结“禅定印”,亦常见手中别安钵盂的实例。此造型为各样世尊形象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以释迦佛为主尊的唐卡,还常常把释迦牟尼与二弟子画在一起,左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右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若其中有位弟子额头有皱纹的话,他们就是大迦叶和阿难陀的组合;若都很年轻,就是舍利弗与目犍连。称为“释迦师弟(师徒)三尊”(Lot1071)。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