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晚期 毗卢遮那与三世佛
展品名: | 明中晚期 毗卢遮那与三世佛 |
尺寸: | 高51.5厘米 |
起拍价: | 2,800,000-3,500,000元 |
成交价: | 4,840,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6-24 00:00:00 |
备注: | 说 明: 这是一组四佛连体的造像,主尊为宝冠释迦牟尼佛,主尊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后为毗卢遮那佛(又称大日如来)。四尊佛皆结跏跌端坐,头戴五佛冠, 顶饰螺发,大耳垂肩,耳下缀饰花瓣。面相宽平饱满,神态慈祥安宁。身着袒胸式袈裟和僧裙,腰间露有蝴蝶结,衣褶宽大,衣缘刻有植物纹饰。四佛各结不同手印,毗卢遮那佛两手当胸,竖食指,余指相抱,结法定印;阿弥陀佛两手相迭置双膝,结弥陀定印;药师佛左手置双膝,右手仰掌置右膝持药果;释迦牟尼佛左手置双膝,右手结触地印。其手印显示了各自不同的内证智能与功德,同时也体现了各自不同的宗教身份。整体风格与工艺体现了明代中晚期中原地区造像艺术特点。 此造像的题材于历代佛像中罕见。然契合佛理,共同体现了佛教体用一如、性相合一的理论。毗卢遮那佛是佛教宣称的法身佛,代表着佛教的最高谛理—真如、法性,是一切万物的本体。三世佛分别代表着现存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俱是化身佛,乃应众生所需而从法身毗卢遮那佛变现的佛身。法身佛湛然不动,犹如水,化身佛说法度众,犹如波,水与波一体一象,互摄互融,不可分离。由此可见,这种题材组合既符合佛理,也体现了佛教的圆满和庄严。 在佛教供奉仪轨上,这组造像应当是以释迦牟尼佛为主的三世佛在前,而毗卢遮卢佛在后。如此既契合“用不离体,用依于体”,亦符合三世佛的排列次序。 注:图片为1952年瑞典国王在芬兰观看中国古董展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