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赵半狄 削苹果的女孩 布面油画

赵半狄 削苹果的女孩 布面油画

查看原图
展品名: 赵半狄 削苹果的女孩 布面油画
尺寸: 200×115厘米
起拍价: 550,000-700,000元
成交价: 671,000元
拍卖公司: 浙商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5-01-04 00:00:00
备注: 签名:民
赵半狄 出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职业艺术家。
重要展览:
1989二十三届蒙特卡国际画展(加拿大);1991赵半狄、李天元画展;1992赵半狄新作展(中央美院画廊);1993中国前卫艺术巡回展(柏林、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牛津、丹麦、德国)、中国上空的红星(纽约)、89年中国新艺术展(香港、悉尼);1994装置:都是月亮惹的祸(北京);1996中国土与德国土的交换(北京、慕尼黑);1997体积的中国土与英国土的交换(北京、伦敦);1999:中国当代摄影与影像国际艺术节(日本)、平衡经验:未来生物城市(深圳)、DI VENEZIA 48届双年展、赵半狄与熊猫(北京地铁海报、悉尼双年展、澳大利亚);2000 反面乌托邦 全球交流时代的一致性(纽约)、上海双年展(上海艺术博物馆)、赵半狄与熊猫(公益海报、上海淮海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意大利米兰公共空间);2001在身体里(纽约ISE基金)、热煲(挪威)、赵半狄与熊猫(澳门);2002愉悦至上(上海)
说明:
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一批中国艺术家在现代艺术史上被赋予了一个“新生代”艺术家的概念。作为一个历史分期上的群体,新生代绘画也带有一般性的共同总体特征,即作品的表现对象从集体情感和意识形态的表达,复归一种个人的自我境遇和非意识形态化的个人情绪的经验表达,它对艺术主体性的突破使绘画的主题回到了一种以个人化的自我境遇和日常性视觉经验为素材的表现中,并且在美学风格上确立了一种晚期社会主义精英青年的小知识分子的情调。赵半狄的这张《削苹果的女孩》刻画的便是这种具有维米尔式日常绘画性的青年内心世界的变相。画面的整个构图其实就是一扇向里开着的门,这正好与画布完整的契合在一起,倚在门框边削苹果的女孩又同时像是倚在画框的边缘,女孩的脚踩在门沿上,给人一种处于画面和现实之间的错觉。门内的沙发上坐着一个正在翻阅杂志或书籍的男孩,他的头顶墙上贴着一张不是太清晰的旧世界地图。两人的面部都看不出什么表情,这种毫无表情的面部刻画似乎拉开了两者间的距离,但这种面容的一致性又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无法判定女主人公手中的苹果是为谁而削的,而她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姿态也让我们无法判定她是将要离开还是正决定要进入屋内。这便是新生代作品在意识形态缺失后,在画面上留下的让人无法判定主题的困惑,也是这一代人存在虚无感的一种自我表达。模糊的世界地图似乎也突出了这种意象的象征意义,于是,从《削苹果的女孩》的表象中,我们读出了一种存在主义式的个人境遇自我叙述的意图。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