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正阳 2005年作 风景-十三陵秋色 布面油彩
展品名: | 袁正阳 2005年作 风景-十三陵秋色 布面油彩 |
尺寸: | 80×100厘米 |
起拍价: | 120,000-180,000元 |
成交价: | 121,030元 |
拍卖公司: | 中鼎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2-01 00:00:00 |
备注: | 签名:yuan zhengyang 袁正阳 05 袁正阳的画是中国的:中国意境、中国心情、中国的人文背景,在婉约清虚的体格中,深藏着意绪和情感的张力。很久以来,不少志士扼腕于中国绘画的阴柔,以为不足与阳刚的西方相伯仲,然倘能通观达识,便知艺朮本不以刚柔论高下。在袁正阳看来,无论中外,凡振古铄今之杰作,必有永恒性,即超越时间的永久魅力;也无论古今,凡能动人心目,广传远播之作,必有融通性,即超越空间,超越地域的人类共同感识。基于此,他甚至坚信有一种凌驾于个人风格之上的所谓“无个性绘画”。这种思路与他的艺朮经历与学识取向有关。袁正阳是从中国画转入油画而对中国传统绘画深怀敬意的画家之一,同时,他也是西方艺朮的孜孜探究者。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在怀斯、德库宁、塔皮埃斯与牧溪、周纺、倪云林之间寻找共性,并将西方现代艺朮理论与老庄哲学、文人画论以及中国诗文联系在一起,相参互考。总之,他认定人类优秀文化有一种共同基因,努力葆有这种基因比刻意追求或回避什么更为重要。因此,他一无避讳。诸如“传统”、“文学性”“现实主义”等等,似乎是昨日黄花,现代不宜。却正是他艺朮之基石。如果有一种“诗意的现实主义”,他的画约略似之。不过,他的现实,与其说存在于空间不如说存在于时间。他并不注重凭借逼真的物象来陈述什么,相反,他尽量简化题材,压缩空间,抑制体量的实感,而把情思引入空间之外,致力于捕捉与空间感相对应的时间感,在他的前期作品中,不期而至的光线和似是而非的投影被赋予一种心理效应,近作中则代之以漫反射似的朦胧清辉。在他的画里,可以看出许多类似中国画的技法处理,且不说作为表面色调之依托的补色衬底与工笔画同类技法十分相似,其时隐时现的视觉效果和被湮没的联想可以转化为时间因素;更重要的,由于重视笔触产生的丰富的局部效果,甚至直接引发了关于时间的感触,那变幻流转的笔触,意味深长的明暗过渡,虚实推移,以及硬边与软边、渐变与突变、随意与着意的反复更替转换,使一切均处于脉动之中,我们感到了某物在静静的流逝,〔而驳蚀的门墙,异时的着装、建筑则证实着流逝的程度〕这便是时间。然而,这又确实是现实,非梦幻、非超验的真切的现实,它也并不冷漠,甚或泛露着入世的温馨。但我们依然无法亲近、无法拥有,它飘移于时间之中,又为时间所间离,所升华。它是诗化的现实。类似于“昔日梁燕”,“从前杯酒”“去年天气旧亭台”……对这种“现实”,千百年来,留下不尽的感怀,而在袁正阳的画中,被酿成一种可贵可识的当代诗情!这其间跨度如此久远,假如要寻找契合点,除了我们世代相承的怀旧情节,就是如上所述的“共同基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身处另一现实中的我们,能不驻足画前,沉吟久久么? 逝者如斯—读袁正阳油画—钟孺干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