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浅予 “逃出香港”组画(16帧) 镜心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叶浅予 “逃出香港”组画(16帧) 镜心 设色纸本 |
尺寸: | 48.4×37.4厘米×16 |
起拍价: | 880,000-1,000,000元 |
成交价: | |
拍卖公司: |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6-05 00:00:00 |
备注: | (第一帧题识文略、其餘15帧皆无题识,只附展览题签。) 展览:1941年,广西桂林 “叶浅予漫画展”,1947年8月1日至3日,(湖南衡阳)万国商场内蜀低大礼堂 1942年,四川重庆 1943年,印度加尔各答 “叶浅予画展”,1947年4月3日至18日,(纽约)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1947年,波士顿 1947年,特立尼达西班牙港 来源:拍品直接征集自画家家属。 说明:有论者认为,30年代的上海漫画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先锋;而叶浅予正是30年代漫画的代表人物。 创作于抗战时期的“逃出香港”组画,是叶浅予一生中以他和戴爱莲为主角的三套长篇故事画之一,也是他最有代表性的组画,每一幅都尖锐夸张,或以直切主题的构图、或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在极富震撼力的视觉感受中,将观者带回烽火年代,似能目睹受难的同胞,慷慨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逃出香港”组画最初创作于1941-1942年的桂林,当时,叶浅予与戴爱莲刚刚从香港沙田辗转避难至山尾村、九龙、中山、石岐、江门、广东肇庆……最终到达桂林,惊魂初定后画下一路最新鲜的记忆:从在沙田躲避头顶飞过的枪弹,到山尾村里日军的夺掠“他们进了村,看到鸡就捉,看到猪就砍,看到女人就追”,还有被日本人欺负的阿美、离开山尾后日军的拉ロ、萧条的九龙广场、沦陷的中山……组画每一幅的内容几乎都可以与叶浅予晚年自传《细叙沧桑记流年》中的记述相互印证,两者全然吻合,似乎让人看到老人晚年翻出自己的旧作,用平淡的笔墨重新记录绘画中的情景。 “逃出香港”组画的数量是多少,在叶浅予的自述中只提过“二十多幅”、“20幅”等不确定的数字,以另一本与“逃出香港”组画内容十分相似、自题为“香港受难”的小册页对照来看,此一主题的漫画,叶浅予至少画过25个内容,现在我们能看到实物的“逃出香港”组画与“香港受难”册页,可能都有少量散失,并不是完整的版本。 从尺幅、画面完整程度等方面分析,“逃出香港”组画纵48.4厘米、宽37.4厘米,是极适宜展览的尺寸;画面的构图完整、色彩丰富,画作本身十分成熟。从“逃出香港”组画装裱形式看,每幅单裱镜心,裱画者十分仔细地在裱边的四角用绫折出一个额外的小三角,方便在展览时固定。另外,组画中每幅右下角绫边贴着标签,写出中、英文画作名称,与叶浅予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以及美国等地的展览目录上的中、英文名称完全吻合,可见,这一套“逃出香港”组画,正是画家在自述内提到参加国内外展览的画作。 在20世纪30、40年代,展览是叶浅予等漫画家宣传抗战及中国现状最经常、也最有力的表现方式,叶浅予积极参与的“救亡漫画宣传队”曾在一次展览献词中发出呼喊:“抗战救亡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工作,也是每一个国民的天职……我们是漫画笔者,所以表现的,就是色彩与线条,请诸位来看我们的画,就是我们工作的具体表现”,这样的展览往往能在群众中引起极大反响,对于军心与民气的振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叶浅予在抗战时期无论是从上海到武汉,还是从香港到广西、四川,一直都十分积极地投身到漫画绘籹、展览、宣传的工作当中,画家的热情几可炽手。“逃出香港”组画是最常展示的画作:在广西桂林、在湖南衡阳、在四川重庆、在印度加尔各答,以及1946年在美国纽约、波士顿等地,画家希望通过他的绘画,让人了解到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苦难。即使几十年已成往昔,历史在这些鲜明的画作中也不曾褪去半点颜色,只留下淡红的血色…… 出版:《中国漫画书系·叶浅予卷》第90-9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 《细叙沧桑记流年—叶浅予自传》第142、14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