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 壬子(1972年)作 诺尔曼 白求恩 镜心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杨之光 壬子(1972年)作 诺尔曼 白求恩 镜心 设色纸本 |
尺寸: | 125×97厘米 |
起拍价: | 500,000-600,000元 |
成交价: | 495,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4-18 00:00:00 |
备注: | 题识:诺尔曼·白求恩。一九七二年三月,彤云之光画。 钤印:杨之光(白) 杨之光,别名焘甫,1930年出生于上海,广东揭西人。是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任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岭南艺术专修学院院长,广东省文史馆名誉馆员。尤长画人物肖像及舞蹈,1997-1998年间他将毕生的心血1200件作品分别捐赠给北京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馆及广州美术学院。在社会上所流传的作品数量因之而减少。 十年“浩劫”开始,杨之光受到残酷迫害,作为“牛鬼蛇神”被批斗,并“下放”农村“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春才重新恢复工作及创作的权利。杨之光精神焕发,创作了《矿山新兵》,引起很大反响,紧接着1972年就创作了《白求恩》,作品当年远赴白求恩工作过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展出。这幅《诺尔曼·白求恩》应是那件《白求恩》的同期作品。 对于同一个题材,画家往往要画出多幅作品,这多幅作品在构图立意上的不同反映出画家的构思过程,自然也反映了画家思维的丰富性。和《白求恩》相比,两幅画背景相同,都是大山,上有长城绵延;主人公相同外,还都有一名战士牵着一匹马,马背驮着药箱。但构图中人物的位置、姿态大不相同,《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臂中携着大军衣,面迎狂风,艰难而坚毅地向前。此幅作品的白求恩依然坚毅,而形象塑造更加高大,也给作品打下了时代的烙印。 白求恩因毛主席的“老三篇”在解放后的中国家喻户晓,1975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白求恩纪念馆”,馆中藏有数十幅现当代名家的有关白求恩的绘画作品,如卢沉、周思聪、许勇、刘勃舒等,和那些作品比较,很容易地就可以看出杨之光作品的特色:杨之光的作品人物头部刻画准确精细,但笔触却又干净利落,注重“写”意,并不依赖细腻的“染画”,画中白求恩坚毅的形象、气质就分别赖“准备的造型”“利落的笔触”表达出来。“写”意的笔墨功夫应该受益于他从高剑父的学习;只有造型功夫深,才能画得如此潇洒—这得力于他在中央美院徐悲鸿指导下的严格的素描训练;笔墨与造型的有机结合,使杨之光在解决素描与水墨线条风格的协调难题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且,杨之光在用色、用墨方面很有透明感,大概得益于“水彩”画的某些表现特质的渗透—这也是他的特色之一。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