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薇 2003年作 彩墨锦绣 纸本彩墨
展品名: | 彭薇 2003年作 彩墨锦绣 纸本彩墨 |
尺寸: | 85×155厘米 |
起拍价: | 80,000-100,000元 |
成交价: | 88,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0-05 00:00:00 |
备注: | 钤印:彭薇 展出: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2003年 新状态第七回——彭薇·林蓝联展”广东美术馆,2004年 蝉衣与乾花 从“绣履”转到“衣钵”,这是彭薇的变局,但此种变局亦属用词上的“同义”。选材上的“同义”变奏不仅意味着才能,而且复加证明画家意识深处的唯一核心。 在《绣履记》中我提到,彭薇的作品是一种水墨“矫饰”,而“矫饰”的主体却是“空虚”。如果“绣履”可以称之为“欲望的空虚”,那么“衣钵”似乎更接近于“空虚”的极致——死亡。难道不是吗?面对这些重新抖开的锦衣绣袍,我们无法不将之与某个亡灵联係起来,儘管外观影印着钟鸣鼎食、恣意耽乐的曾在富贵,但是,生命如烟,复归于黯然,空留一纸繁华朝我们拥抱过来——“衣钵”的“动作”千篇一律,似乎叹息般地向人们诉说:“看看,我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彭薇的彩墨编织依然是一种追念,这种追念无主,无序,符合中国诗学对“过去的世界”惘然有失的情感记忆,所以,这不是孤立的相逢,而是历史的总体忧思,就像孟郊《秋怀》中的诗句:“古骨失浊肉,古衣如藓苔”。只是这种生命坍化以后的“藓苔”被放大了,绘画的香料点染表面的诗意,我们陶醉其中,几乎忘掉那些失去的东西,忘掉彩墨瘢痕覆盖的“虚无”。 生命之壳往往比生命更加完全、持久和深刻,比如蝉衣与乾花。彭薇的“锦衣绣袍”亦仿佛, 它用美丽的花饰使失落的情感凝聚成形,让我们的惊讶在脆弱中精致。 ——徐累 出版:《彩墨锦绣》四川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艺术当代》2003年第6期,上海书画出版社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