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毛焰 1996年作 青年郭力-缅怀德拉克洛瓦 布面 油画

毛焰 1996年作 青年郭力-缅怀德拉克洛瓦 布面 油画

查看原图
展品名: 毛焰 1996年作 青年郭力-缅怀德拉克洛瓦 布面 油画
尺寸: 60×50厘米
起拍价: 680,000-880,000元
成交价: 1,716,000元
拍卖公司: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时间: 2014-11-20 00:00:00
备注: 签名:maoyan 1996
展出:1997 肖像性质—毛焰 周春芽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画廊 北京
1997 中国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 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香港
1999 中国艺术博览会 上海
1992年,24岁的毛焰以《小山的肖像》拿下了“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广州)”学术奖,这是毛焰参加的第一个大型公共展览,随后,毛焰作品频频出现在以“中国油画”、“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学术”命名的各种年展、双年展、百年回顾展、邀请展之类大型展览上。1996年,28岁的毛焰已经位列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行列。批评家栗宪庭曾撰文说:“毛焰的作品放在欧洲任何博物馆的大师作品前,都毫不逊色。”十几年后的今天来看,毛焰就是传说中“才情画家”在中国的代名词,并深受尊敬。
毛焰作品首先是难画的,因为有独特的技术,才有了“技术的神话”之称,毛焰显然有超越“技术的神话”的方面,就是他所言的:“我越来越觉得绘画不是表现一种能力的问题了,而是表现一种认识。”1996年开始,毛焰放下了面面俱到的大幅创作,开始广泛描绘身边的朋友,诗人、作家韩东、鲁羊,画家李璋、周一清、何多苓等人均曾显现在他的画布上,还有他画过好几张的评论家李小山,直到四年后,托马斯的出现,毛焰又经历了一次保持至今的转折。
《青年郭力—缅怀德拉克洛瓦》是这一系列朋友肖像的第一张作品,画中人是他的学生;第二张《我的诗人》(韩东的肖像)刚刚在纽约苏富比拍卖中以14万美元落锤;第三张就是就是印在1997年《肖像性质》展览海报上的《青年时代的面孔》,张张都无比精湛,正是这些作品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
毛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进入一张面孔所传达的精神世界?是偶然,更是必然。他最初想画一张向德拉克洛瓦致敬的作品,就像中国画中经常出现的“仿董其昌”一样,所以在《青年郭力—缅怀德拉克洛瓦》一画的下方出现了德拉克洛瓦的肖像,中途他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理性、内敛,保持着他一贯的激情、锐利、深邃、丰富等特征,并放弃了他所擅长的背景描绘,直指广泛的精神世界。尽管如此,他仍然在标题中保留了他对大师的缅怀本意。这张画既是一幅他人的肖像,更是作者本人的精神自画像。面对这段往事,这张画,毛焰记忆犹新,在油画语言上永不满足的他说起这件作品:“我非常满意”。
—兀鹏辉
出版:1.《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油画4)P203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20世纪油画展作品集》(上海展)P272 广西美术出版社
3.《肖像性质—毛焰、周春芽作品》中央美院画廊出版
台湾《艺术家》等多种著作杂志刊载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