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萍 村庄 布面油画
展品名: | 李青萍 村庄 布面油画 |
尺寸: | 25×16.5厘米 |
起拍价: | 10,000-20,000元 |
成交价: | 11,000元 |
拍卖公司: | |
时间: | 2012-12-30 00:00:00 |
备注: | 李青萍 女,1911年生於湖北省荆州古城。1932年就读新华艺专後,入研究所深造,曾向印度画师沙都那萨学习“泼墨画”,作品连续展出,海外成名,并邂逅徐悲鸿,在徐建议下改名李青萍。1936年毕业於上海新华艺专,1937年受聘任吉隆玻坤城女子中学艺术部主任。1941年,出版“青萍画集”,徐悲鸿亲题书名和序,1942年返国,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43年於日本东京、大阪地个展,被誉为“中国画坛……娇娜”。1948年曾应邀至台北、台中、台南展出。於文革期间遭受迫害,作品几乎全毁。1982年获平反,李女士重新开始奋力创作经各界大幅报导。1995年出版“生之回声—著名归侨女画家李青萍的艺术生涯”一书。1999年,湖北出版《李青萍画集》。2004年1月,湖北出版社出版画集—李青萍等 。同年以94高龄辞世。 李青萍在马来西亚遇到的另一位艺术家是来自印度的沙都那萨,沙都那萨不是著名画家,但他在画布上泼洒颜料的新颖技法却吸引了李青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心灵世界产生不同的艺术,李青萍在沙都那萨的指导下尝试泼彩画法,很快就形成有别於沙都那萨的画面风格。这是一种自由、清纯、奔放的表现性风格。 长期身陷囹圄的遭遇,使李青萍丧失了她的全部作品。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是她70岁之後的新作。但即使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敏感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精神。正如画家自己说的那样:“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有多宽、多深,她的艺术就有多宽、多深。”饱经紐患的她继续发挥从印度画家那里学来的泼彩技巧,但现在显得深沈、苍茫而又自由、灵活。浏览她的作品,往往使人想起她的乡贤前辈屈原千古不朽的诗篇,瑰丽、奇幻的笔触寄癠著对历史和宇宙的感怀、倾诉与追问。她善於安排鲜明、流动、闪烁的线条与点滴,让它们在深暗的背景上自由地驰骋,以出人意料的姿势炫耀自己的机智与勇敢。拙重稚气的笔触画出的人形,则流驻著画家内心永不凋零的人性温暖。 —水天中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