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耆 1989年作 女人体 布面 油画
展品名: | 沙耆 1989年作 女人体 布面 油画 |
尺寸: | 30×54厘米 |
起拍价: | 50,000-70,000元 |
成交价: | 49,500元 |
拍卖公司: | 浙商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8-17 00:00:00 |
备注: | 签名:沙耆 八九年五月 沙耆,出生于浙江鄞县沙村。1929年至1936年先后在上海昌明艺专、杭州艺专和中央大学艺术系求学;1937年由徐悲鸿推荐赴比利时皇家美院深造;1938年、1939年沙耆两度获比利时皇家美术金奖,后多次在欧洲和比利时举办个展和联展;1941年在比利时美术馆举行个展,作品《吹笛的女子》被比利时皇后伊丽沙白收藏;1945年沙耆和毕加索等画家参加蒂加尼策划的欧洲名家画展;1946年沙耆得忧郁症和轻微精神分裂症,抱病回国,后隐居故乡沙村,从1981年起迁居韩岭村余学梁家,开始重新创作油画;1982年沙耆画展在杭州、上海及北京展出;1997年因脑中风去上海治疗,从此放下了手中的画笔;1998年沙耆油画研讨会在上海和北京举行;1999年大型画册《沙耆画集》由台湾卡门艺术中心出版发行;2001年“沙耆从艺七十年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和台湾历史博物馆展出;2004年“生命之光”沙耆九十华诞回顾展在浙江西湖美术馆举行。 评论家评论:沙耆老是一位纯粹的画家——就我所能见到的沙耆老的画而言,因为我没有见过他上世纪50—70年代的作品。所谓纯粹在这里有三层意思:1、他在西方学习并掌握了西方新写实油画的精髓,其中不乏对西方古典油画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因而获得了油画语言上的纯粹性;2、1946年从比利时回国后,由于身体原因他从未进入中国美术界的主流,甚至也少有联系,而是蛰居于他的家乡浙江鄞县沙村独立探索,他的画不仅没有中国“土油画”的影子,更没有受流行的“油画民族化”影响,因而获得了风格上的纯粹性;3、他远离政治风潮,始终按照自己的所想、所感和所识作画,充分享有了一个艺术家的自由和独立,因而获得了精神上的纯粹性。 沙耆的画是他生命轨迹的真实写照。他早期的画可见其对古典主义的向往,其中也透露出一些印象派的色彩,里面所隐含着的青春和希望的生命激情清晰可辨。这种趣味和激情在他赴比利时留学之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那些作品中,他的技巧日益成熟,他的语言也日益纯粹。他在从乌伊拉兹贵支和哥雅等古典大师到库尔贝和印象派画家等现代大师的广阔领域中徜徉流连,潜心磨砺,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即使欧洲人也对此刮目相看,由此可见其对地道的西方油画的掌握程度。—摘自高天民《读沙耆老的画》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