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 1921年作 早春 布面 油画
展品名: | 刘海粟 1921年作 早春 布面 油画 |
尺寸: | 45.5×61厘米 |
起拍价: | 900,000-1,200,000元 |
成交价: | 2,530,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6-04 00:00:00 |
备注: | 签名:海粟 1921 H.S. 展览:“刘海粟油画、水彩画展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美术研究会和平民教育社发起,1922年1月15日至17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国民政府教育部,1929年4月10日至30日,上海南市新普育堂 说明:这幅《早春》不仅是刘海粟后印象派风格的发轫之作,还曾见证中国近代历史上首次全国性美术展览,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皆弥足珍贵。刘海粟作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和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其早期的油画既是研究他个人风格的基础,也是研究中国西画早期发展的重要史料。 《早春》原名《春晓》,作于1921年,描绘了杭州西湖高庄附近曙光初露时的水边景色,清新优美且诗意盎然。夜色正在消退,但阳光还在黑黝黝的山林后面,只照亮一抹光晕。画面的大部分都处在浓重的调子里,但黄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墙以及水中的倒影,颜色多变又统一,物像朦胧而层次清晰。枝讨错综的大树与水边稀疏的木桩,富于形式感。画家对于色调的控制极其出色,调子很暗,却并不浑浊,相反倒有一种半透明感,景物狡杂但格局开阔决不细琐。深有颤动的笔触和色彩,显示出刘海粟汲取了后印象派风格的创作手法,但独具中国意象的抒情宁静,显露着画家不凡的个人才华。 刘海粟(1896-1994),名簄,字季芳,号海粟,生于江苏省武进县青云坊村。1910年到上海,入画家周湘主持的背景画传习所学西洋画。1912年与乌始光等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1916年任校长,大胆冲破社会陈规的藩篱,首创男女同校,使用人体模特,并倡导实景写生等艺术教育手段。1918年到北京大学讲学,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1919-1920年两次赴日考察,并受邀参加帝国美术院美展的开幕大典,其作品备受日本画坛推崇,被称为“东方艺坛之狮”。回国后,继续充实美术院的课程和设备,使其成为当时国内美术界最具影响的教育组织。1929年赴欧洲考察,游历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国,与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进行交流。在此期间创作了近百幅美术作品,曾两次入选法国秋季沙龙、蒂勒黎沙龙,受到巴黎美术界好评。巴黎大学教授路易·拉洛拉甚至称誉他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大师”。1930年比利时政府聘请其为比利时独立百年纪念展览会美术馆审查委员,其国画作品《九溪十八涧》获荣誉奖。1931年在欧洲讲学时曾在巴黎巴莱蒙画廊举办旅欧美展,法国政府购买其作品《卢森堡之雪》,收藏于特巴姆国家美术馆。此后至1949年,他长期在国外举办画展及讲学。解放后,他担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等职务。1979年、1983年两次举办大型美术作品展,1981年被意大利政府聘为国家艺术院名誉院士,并被授予金质奖章。他的作品多由国家机构收藏。出版过《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学画真诠》等论著与作品集。 出版:《海粟之画》,上海美术用品社,1923年5月 《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美展稪刊》,徐志摩、杨小蝶、杨清磬、李祖韩主编,1929年4月10日,第一期,良友印刷所 《美展特刊(今)》,1929年11月 《刘海粟》,谢海燕主编,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2002年11月第1版,第16页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