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轲 2002年作 等待之二 布面 油画
展品名: | 马轲 2002年作 等待之二 布面 油画 |
尺寸: | 200×143厘米 |
起拍价: | 70,000-100,000元 |
成交价: | 101,200元 |
拍卖公司: | 南京十竹斋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6-06 00:00:00 |
备注: | 签名:02.5. Ma-Ke 展出:“马轲制造”个展,上海美术馆2006。 马轲(b.1970)生于山东淄博。199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8年借调文化部赴东非援教一年。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1996年参加“再启东”展(北京国际艺苑)、“罗中立油画奖学金获奖作品展”。1998年参加“乡村生活”展(法国)。1999年举办“马轲作品展”(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2001年参加“研究与超越——中国油画学会小幅油画作品展”。2003年参加“中国第三届油画展”(中国美术馆)。2005年参加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活动。2006年参加“当代视像——首届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 马轲的作品呈现一种与主流绘画若即若离的倾向。他既认同主流,从当代或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部分作为灵感的资源,同时又有意制造同主流的疏离感,他在图像建构上有易读而难懂的创作表达,以此来加强交融的距离感,从而使艺术空间变得更为开阔。 马轲作品的主题无疑是关于人的:人的生长和消亡,人的寓言和神话。相对于更为开阔的题材,仅仅把人作为主题,似乎缺乏那种外向的对社会的直接批判和由于对生存环境的忧愤而产生的激烈情绪,但它们安静内敛,是更深层次的一种“受伤感”的剖析。马轲的作品,尤其是他叙述主题时朴素简介的绘画语言,更容易给公众一种直接类似的视觉触动。 马轲的创作中也自然流露出传统的中国式创作方式,他的作品除了技巧上的充分表达外,还有一些“巧劲”。绘画对他来说并非是技巧的重复或刻意的设计,在冥思苦想中,一些机缘更容易帮助画家把握画面生命的韵律,他总是希望从最普通的元素中寻找接触艺术“神经”的途径。这种努力显然比仅仅简单的提倡油画的“民族化”或是为了与世界“接轨”而使现代水墨“洋化”的倾向更有价值。 —谷泉(美术评论家) 出版:《马轲制造—马轲作品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