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傅抱石 1945年制 醉僧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傅抱石 1945年制 醉僧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查看原图
展品名: 傅抱石 1945年制 醉僧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尺寸: 31×37厘米
起拍价: HKD 300,000-400,000元
成交价: 1,126,400元
拍卖公司: 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
时间: 2011-10-25 00:00:00
备注: 款识:人人送酒不管沽,终日松间击一壶。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
乙酉重庆写傅抱石并记。
铃印:傅抱石印、往往醉后。
来源:法国巴黎周麟旧藏。注:唐代僧人怀素,以擅草书及嗜酒见著,其故实千古传诵。到了近代好饮而在"往往醉后"动笔的傅抱石,更引此一千多年前的仝好为知音,将其事迹化为画图中的题材,屡现于笔下。
据傅抱石在<壬牛重庆画展自序>中即对此题材的渊源有所介绍。他谓"人人送酒不须沽",这是写怀素的故事,李公麟以下的画家,常喜采取端题。
由此可见这项题是按上述绝句诗意衍发而成,有迹可寻者应始自壬午(1942)重庆画展,日后屡写而略作增益添改,以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少有三本,时间在一九四四年至四六年间。从这些传世画迹互相参证,图中基本要素组合如一;葫芦击于松树上;一手持笔、一手执杯的怀素;背京植有芭蕉或有童子随待在侧,或有敬奉佳酿以索书的来客等。表现形式多炎纵长的条幅。但若缩成斗方尺寸如本幅,画家就需另动脑筋,再作剪裁了。故方寸天地间,以高度浓缩处理,因诗句而生的组合元素,在画面中无一遗漏,只是要言不繁地将焦点置于主角怀素身上,配角童子和求书来客自然被减省。高长耸立的芭蕉树化为大片蕉叶如蒲团般铺在地上,供怀素盘腿而坐。傍置卷轴三束,应为求书者留下待写;而摆放笔砚的岩石也消失其间,因为搁置毛笔的墨砚已放在地上!怀素手持酒杯,一手按于坛子,双目凝视,似陷入深思,其实已微带醺意,待灵感激至即可狂书疾洒,挥毫成篇了!
画家透过巧妙的布局就将诗中首两句的元素铺排于画面中,但不过是作配视的前奏。他高度凝注处理正是“待草圣欲成狂便发”前的刹那,故笔下怀素正凝神不动,似屏息待发,画家营迁气氛以待的就是“画入醉僧图”的一刻!
著录:,London,Sydney L.Moss Ltd; 1988,No.18
相关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