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西莫夫 祖国来信 布面 油画
展品名: | 马克西莫夫 祖国来信 布面 油画 |
尺寸: | 110×70厘米 |
起拍价: | 2,000,000-2,300,000元 |
成交价: | 3,300,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中诚信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4-27 00:00:00 |
备注: | 马克西莫夫 前苏联斯大林文艺奖金获得者,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康斯但丁·麦法琪叶维奇·马克西莫夫(MakcHMOBK.M),1913年出生于前苏联伊凡诺夫州沙特罗夫村,少年时期即“爱摆弄画笔”,为此曾在1924年1月列宁逝世之际,受村民委托,按照一张小照片放大绘制了一幅列宁肖像,这被马克西莫夫视为自身艺术创作生涯的最早起点。1935年,马克西莫夫进入莫斯科美术学院里亚日斯基教授画室学习,毕业后执教于莫斯科苏里科大美术学院油画系。20世纪40年代中晚期以后,马克西莫夫开始以肖像画创作活跃在前苏联画坛,在建国初中苏邦交趋于高潮之际,马克西莫夫在创作、教学方面的优良表现,已使他成为斯大林文艺奖金的获得者和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教授。 1954年,通过中苏两国政府间文艺部门高层领导的互访和酝酿,前苏联最终指派马克西莫夫赴中国完成美术教学和创作的援助工作,1955年2月29日,马克西莫夫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的指导教师以及中央美术学院顾问抵达北京。马克西莫夫在中国的美术教学援助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1)重点指导油画训练班的基本练习(1955一1956)和创作实践(1956一1957),为新中国的油画创作和教学步人正规培养师资力量。学员们在马克西莫夫的指导下,由石膏到人体、由素描到油画、由室内作业到外光训练、由构图草稿到完成创作,较为系统全面地接受了前苏联油画教学方法的培训,提高了对油画这一外来画种的创作及教学特点的认识。他们的毕业创作表明,在马克西莫大的指导下,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高级师资开始从技术上改变了建国初“土油画”的创作面貌。(2)马克西莫夫以前苏联油画教学体系为蓝本,协助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制定教学大纲,由此开始,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教学及其它专业教学逐步脱离了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的粗放办学状态,步入正规化的发展渠道。(3)马克西莫夫在当时重要的美术会议上。如1955年美协全国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1955年全国素描教学座谈会、1956年全国油画教学会议等等,对全国美术创作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富于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受到与会者的普遍尊敬。 创作说明:“祖国来信”系“马训班”毕业前,何孔德先生的毕业创作,何孔德先生选用了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战士在坑道中利用战斗间隙,阅读祖国亲人了来信的场景作为创作题材。马克西莫夫先生即兴也创作了此幅作品,作品名称也叫“祖国来信”,但二者构图略有差别,此事一时传为美谈。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