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演义三国志二十卷
展品名: | 古本演义三国志二十卷 |
尺寸: | |
起拍价: | 80,000-90,000元 |
成交价: | 308,000元 |
拍卖公司: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5-03-16 00:00:00 |
备注: | 明刊套印本 3册 竹纸 11行行28字,小字行28字,白口,左右单边。 内明刊套印版画,较为少见。 日前,天津藏书家携两册《三国》来访,邀我相与鉴定一下版本。此本为朱墨两色套印,断句、评语为朱色。存卷首目录、人物阙里,卷首题名《古本三国志演义》。目录凡240回,即将通行本120回每回两个节目单列,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原书应有图120幅,见存116幅,就此本的版画而言,几为全帙。每图皆有“漫堂”朱印一枚,首图“桃园结义”一图镌“刘玉明刻”方形印。我研究中国古籍版本和古板画史有年,自信《三国》的版画无不经眼,当时即感觉这是一部不被世人所知的孤本。后遍查海内外公、私藏家书目,果未见着藏。判断其为人间孤帙,不会有疑。 就《三国》版画而言,元至元年间刊《新刊全像三分事略》和至治刊《新全像三国志平话》,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有图本,皆上图下文,现存日本。罗贯中所撰《三国演义》,始刻于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或有著录为明弘治刊本),无图。明万历至清末,在中国古典小说名作中,《三国》刻本最多,且多有图。明万历时,仅闽建书林所刻,就不下二三十种,但多为上图下文,图版虽伙而绘刻皆拙;金陵周曰校万卷楼刊《新刊校正古本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双面连式,版面宏阔,绘镌雄浑厚重,颇可一观,但仍然是民俗美术的风格。至明季闽建书林吴观明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首开三国版画单面方式整版图的先河,且绘刻精整婉丽,是明万历徽派版画崛起后,古板画艺术从民间艺人的创作向文人画转变后《三国》版画的第一部杰作。后世所刻《三国》版画,较著名者如明末清初遗香楼本、清绿荫堂本、文杏楼本、大魁堂本等,图皆从此本出,使之实际上成为《三国》整版图的样式和典范,成为《三国》版画全幅整版图最重要的祖本之一。 此部《三国》,图月光式,这是明万历晚期在苏杭一代流行起来的版型,以其隽秀精巧,观之如镜取影而得名。图以刘本为原型,但构图造意多有变化,是在刘本基础上的推陈出新之作。在此之前,刘玉明镌刻的版画,仅见明崇祯年间熊飞雄飞馆刊《明公批点合刻三国水浒全像英雄谱》,有《水浒》图38幅,《三国》图36幅,绘镌之精美,绝不少逊于刘素明刻图本。这部《古本三国志演义》版画,人物塑造小巧而传神,刀笔纯净,刃锋流畅,已达木刻画技艺之化境,比之前述两种,殆有过之,是可以作明季《三国》版画最具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观的。或有人判定其刻于苏杭一带,我以为这个本子刻于何处并不重要,《英雄谱》刻于建安,此本所出不会相隔太久,以此而言,其刻于建安也有可能。刘素明与刘玉明的关系,也是一个尚难查考的问题。这些都可姑且不论,只要明了这个本子是《三国》版画中的登峰造极之作,又是世所仅见的孤秩,其意义就不言自明了。 当然,这个本子的珍贵之处,远不仅仅在于其改写了《三国》的版刻插图史,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前所未见的人间孤秩,为研究《三国》这部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版本的渊源流变,提供了一个新的史证,完整保存下来的目录、阙里,更是进行这方面研究的重要依据,不啻为《三国》版本的一次重大发现,正文虽已不存,其价值并不因此而稍减。 20.5×12.5cm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