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光 母与子 镜心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杨之光 母与子 镜心 设色纸本 |
尺寸: | 69.5×46.5厘米 |
起拍价: | 35,000-45,000元 |
成交价: | 85,8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3-11-04 00:00:00 |
备注: | 款 识: 写加尔各答所见,母与子,之光。 印文:杨之光 说 明: 经画家本人确认。 杨之光:一九三○年生于上海,广东省揭西县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广东文联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系主任。幼时曾向上海书法家李健学习,1948年入广州艺专,1949年进上海美专国画科,1950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擅长中国人物画,多作人物肖像及舞蹈人物。代表作品有《一辈子第一回》。《雪夜送饭》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作品由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等地收藏。出版有《杨之光画集》、《杨之光肖像画选》、《中国画人物画技法》。 我的创作有两位老师的影响,但并不是两位老师加起来就是我。我还是出于我自己的考虑来画的,这里面有着我自己的想法。比如岭南画派的人物比较薄弱,从关、黎的成就来讲,从高先生的成就来讲,都是集中在花卉山水。那么,我作为高先生的学生,我也是有意识要突破这一点,给他在人物画上以弥补。另外,从徐先生的角度上看,我也有我的想法。也就是西洋画的营养变国画,不应该直接搬过来,不能单单用素描来画国画。所以你看我的画,是很讲究用笔的,完全是传统的笔墨技巧。我表现造型是用笔墨来表现的,不是从造型到造型,我利用了造型的基础,可我表现了笔墨的力量和节奏感。所以我画舞蹈,我用笔墨的节奏来表现舞蹈的节奏,这是我自己的一个很重要的突破。我用书法入画,因为书法的节奏感很强,很美,浓淡虚实,用它来加强节奏,也强化出传统国画的趣味。所以我的画和蒋先生的《流民图》是不一样的,和我的老师不一样,我是有意识要跳过老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超越。 —杨之光 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画,以革新为主潮,这一主潮又以新人物画为“火车头”,带动这个“火车头”的,是同行中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本册的主人公杨之光……杨之光的杰出在于他对诸派画法风格的继承综合,更在他对“写实性写意”人物画的推进与创造。 —郎绍君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