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黄岩陶宗仪编纂 说郛一百二十卷
展品名: | 元 黄岩陶宗仪编纂 说郛一百二十卷 |
尺寸: | |
起拍价: | 80,000-120,000元 |
成交价: | 99,000元 |
拍卖公司: | 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12-02 00:00:00 |
备注: | 钤印:果亲王府图书 竹纸 线装一百二十册十二函 清顺治四年(1647年)宛委山堂刻本 说明:元末史学家陶宗仪编纂的《说郛》,原本一百卷,汇集东汉至宋元名家作品,包括各种笔记、经史诸子和诗话、文论等共一千余篇,皆“士林罕见”之书,有世无传本的乃从类书中抄合而成,是历代私人编集大型丛书中较重要的一部巨著。其内容包罗万象,有考古博物、古文奇字、奇异怪事、问卜星象、史实记事、稗官杂说、茶酒饮食、青楼韵事、诗词评论等。元代著名学者杨维桢作序说:“学者得是书开所闻,护所见者多矣。”其书之名,取目《杨子法言.局神》:“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人众说郛”之句。其原本久佚,仅有明抄本流传 ,皆讹谬百出,或残缺不全。明亡后,陶宗仪的后裔远孙陶珽隐居在家,对《说郛》加以增补,搜集古籍1292种,编成《说郛》一百二十卷,并于顺治四年(1647年)由李际期宛委山堂刊刻行世 。为此书第一版 ,也是此书唯一的一种木刻本。然而仅仅过了一百多年之 后,此书又很难见到全本,当时所见大多残缺不全,故而清雍正间的文士往往叹息说:“《说郛》亡于剞劂”。直到1927年商务印书馆才以“涵芬楼”之名出版了张宗祥校本《说郛》一百卷,铅字刊印发行。此书才流传民间。 拍品历经三百六十年之久,保存大致完好(仅有小部分有虫蛀,然不影响内容),扉页“宛委山堂藏板”六字尚存。煌煌一百二十册十二函,极为难得。又经清果亲王允礼旧藏 ,尤显名贵。 宛委山堂,为明末清初洛阳人李际期的室名。际期字更生,除本书外,刻印过方应祥《方孟旋先生合集》二十卷。 编者陶宗仪,元末明初浙江人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洪武六年举人,博学工诗文,善书法,家贫,教授自给。明洪武间曾任教官。著有《南村辍耕录》、《南村诗集》、《草莽私乘》、《说郛》、《书史今要》、《古刻丛钞》等二十六种,而以《说郛》和《辍耕录》学术价值最高,是他穷尽毕生精力的两部代表著作。 果亲王(1697-1738年),名爱心觉罗?;允礼,雍正皇帝异母弟,排行十七,封果毅亲王。后以雍正帝第七子弘瞻为嗣,是为果恭亲王。弘瞻幼从沈德潜学,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四川名山大川皆布其足迹,留有遗踪。他身临壮丽的绵州山水,目睹绵州历史、人文轶事,即景而咏,鼓腹而歌,谱写了与山河共存,后世难忘的壮丽诗篇。《清史稿?;列传》称其:“善诗词,雅好藏书,与怡府明善堂相埒。”林申清《明清著名藏书家藏书印》卷尾清宗室中著录。 24.5×15.5cm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