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逸飞 1989年作 烛光 布面 油画
展品名: | 陈逸飞 1989年作 烛光 布面 油画 |
尺寸: | 56×76厘米 |
起拍价: | 3,000,000-3,200,000元 |
成交价: | |
拍卖公司: | 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3-12-20 00:00:00 |
备注: | 签名:Chen yifei(左下角) 展出:日本西武画廊展出,1990年。 陈逸飞(1946—2005)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入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曾任油画组负责人。60—70年代创作了《金训华》、《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优秀油画。1980年赴美,1984年获艺术硕士学位。后在纽约从事油画创作并在华盛顿、纽约、东京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和国内外藏家广泛收藏,并先后在纽约国际画展、新英格兰现代艺术中心、史密斯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艺术博物馆展出。1985年,水乡题材的《桥》被选为联合国首日封。另一作品《双桥》曾为美商访华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1989年、1990年在日本西武举行个展。1992年作为仅有的两位嘉宾之一,参加香港国际艺术博览会,并举行个人回顾展。1996—1997年在上海博物馆和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陈逸飞回顾展”,同年,在英国伦敦玛勃洛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99年12月玛勃洛画廊为他在纽约举办“跨世纪”个人画展。 陈逸飞赴美时期的创作,可以说是反叛地表达着他过去无法也不敢表达的对美的梦想。之前长期被压抑的对美的追求,在自由创作的天地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1983年,哈默画廊的主人哈默博士在向世人推介陈逸飞时,撰文指出:“他的画是接近诗的,因为他只是在指示而非肯定。” 此作乃1988年陈逸飞在美期间鼎盛时期的作品。正如哈默博士所言,在神秘虚幻的画面里,柔美温情的西洋乐手,与乐器和乐曲之间有着微妙的呼应关系。少女亚麻色的卷发在烛光的映衬下显得细腻、逼真、柔和,富有丰盈蓬松的质感。而持单簧管的双手,造型之生动,亦真实可触。在虚焦与烛光的晕染中,诗与画紧密相关,水乳交融,乐手的面部表情完全化解于音乐中,“弥漫其中的沉静与静寂氛围尤其动人。”这种唯美优雅的典型风格,置于走出国门得以放飞心性的陈逸飞笔下,实而蕴藏着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对美的渴望。 所谓“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尽管陈逸飞有着扎实的西方艺术学院功底,但他的作品却是完全中国化的。“他的现实主义风格使他达到了更高的真实,超越了把主题归属于精神的再现。他因此具体化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内涵。他的绘画作品的东西方精神的融合是独一无二的。对此,唯有用艺术的方式、个人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才可能扮演世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的重要作用。” 发表︰《CHEN YIFEI—EXHIBITION IN JAPAN’90》,第37图。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