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官窑 斗彩婴戏图盘(1对)
展品名: | 清乾隆官窑 斗彩婴戏图盘(1对) |
尺寸: | 直径15.3厘米 |
起拍价: | 400,000-600,000元 |
成交价: | |
拍卖公司: | 北京嘉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4-07-27 00:00:00 |
备注: | “大明成化年制”楷书青花款 这是一件乾隆官窑仿制并仿写“大明成化年制”款的斗彩婴戏图盘,盘径15厘米,盘高3厘米。敞口,矮圈足,底施白釉,书青花双圈,“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盘口内沿和盘心各绘青双圈线,盘心绘斗彩四婴游戏图,盘外壁绘十二婴游戏图,内外相加整是十六子。整体纹饰描摹一丝不苟,施彩严谨,其中每个童子姿态不同,彼此相互呼应,个个都面目姣好,表情天真可爱,气氛祥和,充分体现了乾隆时期皇家婴戏图的特徵和规范。此器用彩多达十多种,远多于明代成化朝斗彩器;所用彩料中有松耳绿色,此种彩料创于乾隆朝;此款“大”字的写法也具有乾隆朝作品的特点。此盘纹饰优美,色彩鲜艳,是乾隆官仿官的代表器之一。完全一样的藏品仅见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乾隆斗彩婴戏图盘(参见钱振宗著《清代瓷器赏鉴》一书200图)。此件清乾隆官窑仿“大明成化年制”款婴戏图盘原为上海世家旧藏,文革中曾遭抄没,文革后落实政策退还,另有部分藏品被上海博物馆收藏。 斗彩瓷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产物,是彩瓷中的绝妙精品,斗彩先在釉下用青花淡描纹饰轮廓线,再在釉上青花双勾线内根据纹饰的设色需要施多种彩,构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彩瓷。即保持了青花幽靓雅致的特色,还增加了浓艳华丽的釉上色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彩交相辉映,争奇斗艳,堪称彩瓷之冠。 斗彩工艺初创于明代宣德官窑,成熟于明化成化官窑,斗彩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专为宫廷烧造的,开始是作为帝王的玩赏品,以后才逐渐成为陈设品、生活用品,或佛前供器。成化斗彩是专为宫廷烧造的一种细瓷,为官窑上品,产量很少,非常难得。明《神宗实录》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足见其贵重。 清代是瓷器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康雍乾三朝为清代盛世,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瓷业更趋发达。尤其雍乾二帝嗜古成癖,直接过问制瓷诸事,刺激仿古瓷的技巧更趋成熟,仿制技术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代前期仿古瓷的数量之繁多,种类之丰富,仿制技术之高超都是前所未有的。雍乾二帝对成化斗彩更为重视,常常传旨仿制。因此清代前三期盛世时期的官仿明成化斗彩不仅继承了明代斗彩的优秀传统,而且有所拓展,生产出了许多精美的斗彩仿古瓷器。乾隆时期制瓷工艺更加精巧,其时的斗彩瓷器,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显示出乾隆唐窑彩瓷生产的非凡成就。乾隆瓷器的装饰花纹一般是按朝廷送来的图样或圣旨设计的,其中就包括婴戏图。 在后代或后朝瓷器上落前代或前朝款识称仿款,官窑仿款自明代中期以后屡有所见,官窑仿古瓷器不但瓷质纹饰精美,而且仿款多按样仿制。清乾隆朝景德镇瓷器上仿写前朝年款的数量比康熙、雍正时明显减少,仿明成化年款的,即见有此种斗彩婴戏纹盘。均在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见吕成龙著《中国古陶瓷款识》一书101页)。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