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畏 1994年作 人物 手卷 设色纸本
展品名: | 施大畏 1994年作 人物 手卷 设色纸本 |
尺寸: | 33×355厘米 |
起拍价: | 80,000-90,000元 |
成交价: | 528,000元 |
拍卖公司: |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时间: | 2013-11-04 00:00:00 |
备注: | 款 识: 甲戌年新春月,大畏氏奉国伟仁兄雅正于沪上长乐楼。 印文:施、大畏之、古风今雨、长乐楼 施大畏:1950年生,浙江吴兴人。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上海中国画院执行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市文联委员。早年以连环画享誉画坛,其代表性作品《清兵入塞》、《暴风骤雨》、《望夫石》等多次荣获全国的连环画创作奖项。后致力于中国画人物画的探索创新,业绩颇丰。尤其是他创作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如《归途——西路军妇女团纪实》、《1941.1.14——皖南事变》、《国殇》、《天京之变》、《不灭的记忆》等,气势宏大、思辨性强,有相当的历史和哲理穿透力,不仅屡屡获奖,而且在当代中国历史人物画创作方面也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受到评论界的关注。 当代中国画在世界艺术范围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画观念陈旧、技法程序化严重,中国画市场混乱无序以及由此对画家带来的不良影响等等,这些是当代中国画的危机所在。从中国画的创作现状来看,不少国画家画来画去总离不开古人曾经表现过的那几样花鸟山水人物以及相应的章法、笔墨。有的画家本来在现代题材的创作上颇有成就,后来也为迎合某些市场一时的趣味而画起了其实自己毫无心得的古代人物。把苏东坡画得像暴发户,把竹林七贤画得像农夫,这种由今人画出来的“古画”,既与传统文化精神和意境相差甚远,也不能与现代人文环境相得益彰。令人担心的是,不少年轻人在布置新屋时,已本能地排斥国画和书法,认为太老派,太“行气”。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怨天尤人,一味埋怨别人缺乏传统文化修养,而更应反思国画出了什幺问题,当代的国画家应该怎样使自己的作品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施大畏 大畏不仅关注主题的阐发,更关注笔墨独立的审美价值。只不过他不想使绘画成为茶余饭后消遣或悬于酒楼雅间的装饰物。那份责任心仍然使他不能放弃笔墨所依托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的艰涩命运,所以说大畏不是超脱于现实之外的画家,而是对现实生活有深刻思考、性情与笔墨又相贯通的画家。在他近期作品《心迹》、《张力》、《锻炼》、《生命系列》中,大畏试图消解形象的本来形态,画面与个人感觉形成了同构关系。在将主题隐含起来的同时,凸显了笔墨的独立和自觉。具体到笔墨语言,大畏无疑是善于转换、变通和创造的。他的用笔迟缓有致,力蕴其中,这是骨力和框架所在,墨与色时而分离时而交融,都造成了深邃神秘的气氛,打破形象的完整性,起到了隐显自然、虚实相生的视觉感。这些作品笔墨更是自由,纵横捭阖,呈现出一种粗犷泼辣的气质,皴擦相生的力度与沧桑实在是都市生活中的“另类”。不难看出,此时大畏在体块、节奏的把握上的用心和细致,而且,笔、墨、色三者的关系趋向微妙和丰富,他将细节转化成具有平面构成性质的语言并隐藏在笔墨的节奏中,因而画面的整体感厚重感有增无减。 —刘进安 |
相关展品
- 瓷器
- 按年代: 先秦汉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辽夏金南宋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现代
- 按器型: 碗盘碟杯盏瓶壶罐尊炉枕冥器其它
- 书法
- 按年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代 金元 明代 清代 近现代
- 按书法: 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 其它
- 绘画
- 按年代: 清代 明代 金元 宋代 近现代
- 按绘画: 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版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西画 其它
- 玉器
- 按种类: 玉礼器玉冥器玉配饰玉摆件玉用具
- 青铜器
- 按种类: 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铜镜其它
- 文房用具
- 按种类: 笔墨纸绢砚台其他用具
- 家具
- 按材料: 黄花梨木 紫檀木 铁力木 鸡翅木 老红木 瘿木 榉木 柴木
- 按家具: 几案椅凳床榻屏联柜架其它
- 古玩杂件
- 按种类: 奇石古籍版本拓片竹木砖石牙雕金银铜铁锡器 其他日用杂件
- 钱币
- 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