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收藏的春天还会远吗
参照十年前,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频繁政策引导,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历史的相似性。文化艺术产业已经没有悬念的成为了地产之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继任者。
历史,为什么会选择“文化艺术产业”?
首先,中国5000年的历史累积了大量的文化艺术资产,中国的瓷器、玉器、国画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地位,并且当代文化艺术创作力,积淀与积攒了至为可观的产业力量。这些文化艺术资产需要“盘活”,转化为生产力与利润。
其次,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国民素质并没有很好的提升。中国的游客在泰国抢龙虾、在越南抢荔枝、在埃及卢克索神庙刻下“丁锦昊到此一游”等等,这些事件让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有偏见。所以,在国际上声誉上,中国需要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国家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未来中国的“国家战略”。
国家政策导向
比如投资书画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书画市场是中国最传统的艺术品市场,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占比高达30%以上。古代书画因其稀缺性未来的增值价值不可预估。元明清三代均不乏开宗立派的巨匠。如元代赵孟頫、倪瓒,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清之八大山人、石涛、“四王”、“扬州八怪”等可称一代圣手,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是近现代书画所难以替代的。
其次,可以考虑下明清瓷器。其中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的精品瓷器增值最佳,另外明朝成化、宣德年间的瓷器作品也都是可以重点考虑(代表作天价的鸡缸杯)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艺术品行业:以立法破乱象,借周期迎新生
- 2025 ——2028 艺术品市场风暴来袭!
- 弘仁元“艺商联盟”--融入商圈, 将艺术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 2025弘仁元・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征集公告
- 艺术品成新风口?企业蜂拥,政策撑腰,未来已来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临
- 被时间放大的财富:古玩艺术品为什么悄悄改写了中国富人的资产版图?
- 什么是隐形财富?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当艺术品化身财富加速器:换赛道的游戏该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