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收藏价格不断升高 两年涨三倍
“黄金有价,奇石无价”,喜欢收藏石头的藏家们常说这句顺口溜。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有人收藏千奇百怪、形状和花纹各异的石头,随着收藏文化的兴起,奇石和玉石的收藏交易在首府渐渐火热起来。近几年,奇石一度成为收藏家的新宠,也成为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投资项目。
价格两年涨三倍
“奇石,就是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说古老是因为它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在大自然长期的物理、化学变化中形成,具有独特的形态、色泽、质地和纹理。奇石具有‘唯一性’,世界上任何一块奇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值得人们珍藏。”新疆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毕彦海对记者说。
奇石和玉石的价格一样,也是只增不减,据了解,近年来藏石界较为关注的石种主要有:内蒙古葡萄玛瑙石,南京雨花石,新疆石,青海黄河源石,广东的英石、蜡石和孔雀石等,它们都有较大的升值空间。在奇石收藏交易市场上,一块好的几十厘米的灵璧石要数百元;一块约香烟盒大小的蓝铜矿晶体要价近千元;一块50厘米×30厘米的完整山脉型的墨石在千元以上;一块上好的贵州龙化石价位在数千元;其他造型奇特、质量特优的珍稀奇石市价则高达上万元。
记者看到一个形状像蟾蜍的绿色玉石,喊价为30万,一个被命名为“麒麟”的天然葡萄玛瑙石喊价10万元,还有一些造型十分奇特,世间仅此一件的石头价位都是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
据业内人士介绍:越是稀奇的石头,天然形成的图案就愈清晰奇特,独一无二的石头,价位就越高,有些商户两三年前收来的石头,现在卖出的价格是以前的3到4倍。
收藏奇石要仔细辨别
石头的收藏同玉器的收藏一样需要辨别清楚,不太懂奇石的藏家们往往被一些人工雕琢的石头而误导,花几十万元的高价买回来的石头,经过专家鉴定后,居然是人工雕琢而成的。
据了解,奇石价格昂贵的原因就是,讲究一个“天然”。很多仿造者刻意模仿天然奇石的特征,他们往往在平淡无奇的或有缺陷的石块上,用现代加工工具,采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人工处理。主要通过改变石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使其身价倍增。
所以,新疆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毕彦海提醒喜欢收藏石头的藏家们,在收藏奇石的时候,一要看石头的外表,首先奇石形成需要一个千百年的过程,它会产生一个风化层,行话叫“皮”。如果所谓的“皮”受到了损坏,甚至完全没有了,那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明这块石头上有人工的痕迹。二要看颜色,有些人会用有色染料浸泡、高温增色和酸洗退色,鉴别的方法也简单,用沸水冲刷、浸泡就可发现其色泽发生变化。
此外还建议消费者在收藏的时候,对于奇石的一些特点要熟悉,特别奇巧的石头要特别当心,仔细观察,用手细摸,闻闻有没有怪味,有可能的话用水泡洗检验。从“形、质、色、纹、韵”等方面入手,这样就不会担心花高价买来的奇石是一文不值的雕刻品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未来十年收藏市场:艺术品将迎来新的繁荣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