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收藏行为,才是真正的保护文物和传承
中国的古代文化艺术品收藏者是执着而被桎梏的群体,在古玩市场,网上拍卖正式渠道得来的东西却又不敢面世,花自己辛苦钱买的还不知犯了那条法规苦不敢言,民藏的社会文物规定不准拍卖,不准交易怎么能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个人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的文物,如果受到保护,那就是文物保护者的贡献,如果让社会大量文物受到损坏或者遗失,那就是文物法的犯罪,收藏家的收藏行为才是真正的保护和传承。民间收藏,自己花钱保护收藏社会文物利国利民是正能量,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没有错。
《文物法》的修订应该有利于社会文物保护,而不是文物的损毁或者流失到境外。社会文物应该自由流通,国家指要提供平台,规则就行。如果国家认为此社会文物有价值,国家出资购买征集用在博物馆也是对的。不能再做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做任何事都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国家通过“市场化”来保护民间收藏的文物,无非是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建议把“社会文物”改名“古代艺术品”。
一个社会,一个人能够承载多少的福气,其实由他的能力以及福分来决定。这就像是一个容器,体积有多大,就能容纳多少的水分。做事做人,只有镇定自若,方能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难题。心怀善念,天必佑之;天道酬勤,才能静待花开。收藏资金是基础,学习研究辩伪存真是关键。如果新《文物法》依然旧制,等到高档艺术品走私到境外再高价回流,似乎有些令人遗憾了,社会文化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应该受《文物法》的制裁,应该出台一部专门的收藏法规更为妥当。新修订的《文物法》如果能对民藏松绑,允许古代艺术品可以市场上正常流通。那么民间高等级的古代艺术品将会在市面上出现一个短暂的井喷现象,让人大饱眼福,令世界惊叹不已。届时可以充实各大博物馆,也可藏民之间互通交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复兴,那才真的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近几十年老百姓有钱了,群众性文化收藏热衷上升,己经涌现出一大批热爱中华文化,倾注全力投入中华文化保护丶研究丶传承的群体,他们的钻研精神绝不比专业人士差,他们对历史的发现和重新认识有的绝对胜过所谓的博物馆里的专家,他们倾注了毕身心血为人民为祖国保护了大量的华夏文物瑰宝,有的甚至是胜过国有馆藏百倍千倍。换句话说,人民群众持有社会文物是件好事,不是给老祖宗丟脸的事,世界各国都在收藏中国文物,为什么不能让中国人自己收藏传承,对于社会文物加强管理就是了,人民共和国更应该这样,"国家"都是人民的,有什么想不通的。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主要靠谁来保护,谁去传承,答案是明确的,主要角色当然是广大人民群众。收藏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仼何一件事情,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将一事无成。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