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文物《九成宫醴泉铭》为何被格外重视
【中华收藏网讯】上海图书馆藏国家一级文物仿真精印而成的《九成宫醴泉铭》珍藏本今天举行新书首发座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对珍藏本的出版非常重视,从选纸到调色打样,从题笺设计到函套工艺,每个环节经历多次调整。为何这一碑帖受到业内人士格外重视?碑帖有何让人惊奇的来历?
上图镇馆之宝天下楷书第一帖
九成宫原名仁寿宫,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离宫,后由唐太宗李世民修缮和扩建,号称“大唐第一离宫”。李世民在此发现了泉水,魏征撰文记述,欧阳询手书,镌刻成碑,即成《九成宫醴泉铭》,史称“三绝”碑,即唐太宗的故事,魏徵写的词,欧阳询镌刻的字。
碑帖内页上海人民出版社供图(下同)碑帖内页上海人民出版社供图(下同)
大书法家欧阳询的字受到历代书法大家推崇,《九成宫醴泉铭》还特别适合初学者临习,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是公认的“楷书第一帖”。因此历代收藏家皆身份显赫,有明末清初时的三朝宰相党崇雅,有清道光年间的兵部尚书初彭龄,更有清嘉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翁方纲,民国收藏大家龚心钊等鉴藏,传承有序,从未公开出版。
天价碑帖60年代收购价5060元
如果说唐太宗、魏徵、欧阳询三位的共同完成让碑帖的内容得到广泛赞誉,那《九成宫醴泉铭》的传奇经历,更让它显得格外珍贵。记者了解到,因唐代拓本早已佚失,现存的宋代拓本就变得最为珍贵。其中上图于1961年收藏了一本,字口丰实饱满,装裱一流,完好地保持了宋代碑帖的原始面貌,极具书法欣赏价值,可谓宋本中的珍本。
驼肉细节驼肉细节
尘封数十年,在近年整理中被工作人员重新发现。而引起大家注意的除了碑帖本身,还有外袋上的收购价:5060元。要知道,上海图书馆的镇馆之宝,海内孤本、宋拓《郁孤台法帖》的购买价仅1800元,传世孤本、宋拓《许真人井铭》购入价不过800元。1961年,碑帖行情普遍不高,上图购买的碑帖多为2到3元一册。当时的3000元就可以买下上海石库门房子一个门牌号,相当于大家所熟悉的中共一大会址楼上楼下再加一个天井。因此,《九成宫醴泉铭》堪称天价碑帖。
上图收藏的《九成宫醴泉铭》,是1961年经人介绍从收藏大家龚心钊处购得。而龚心钊是1934年,经北京庆云堂碑帖铺老板张彦生介绍,以六千大洋购得,这在当时绝对是一笔超级巨款。当年上海金价平均为每两90元左右,1块大洋可买16斤大米或4—5斤猪肉。
当时龚氏倾其所有依然不够,还给张彦生写下了一张欠条。付清后他将欠条附在此本碑帖中,以志纪念。在碑帖结尾,他还别出心裁地贴上了自己的照片与收藏印记,得意与珍爱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了解到,除了上图收藏的这本,龚心钊旧藏的另一本宋拓《九成宫醴泉铭》,曾在2016年北京匡时十周年秋拍会上,拍出了1725万元的天价。
“血统纯正”一级文物首次出版
目前书店里各种《九成宫醴泉铭》很多,但皆为临摹习字之用,故用纸、开本、装帧均与原本相差较多,不具备收藏价值。且许多碑帖所据底本并非宋拓,其中的字难免有涂描和修饰,已失欧公原貌。
这次出版的《九成宫醴泉铭》底本采用上海图书馆“血统纯正”、从未出版过的国家一级文物,根据原纸特性,挑选了国内外多种相近特性的纸张,经多次打样,反复比较、调整,最终选定并定造了特种纸张。以中国传统锦绫作为函套的面料,选取《九成宫醴泉铭》中的书法,别出心裁的将欧公楷书织入面料。
揭幕仪式揭幕仪式
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与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共同为新书首发揭幕,并代表上海人民出版社向上海图书馆赠书。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及相关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就该书出版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座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