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圈暴力美学
【中华收藏网讯】人的本性中有着天然的暴力因子,现代文明社会指定的种种法则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混乱,在艺术界中,人们称这为“暴力美学”。
卡拉瓦乔David with the Head of Goliath
地狱中的但丁和维吉尔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关于暴力,我首推荐一人——弗朗西斯·培根,暴力这一词是形容他风格的频率最高的词汇,在他笔下的人,仿佛是被某种超自然的暴力折磨痛苦。
Three Studies for a Portrait of George Dyer,1963
Triptych August 1972
画里往往除了人物和简单的背景没有丝毫干扰物,使人们的目光不自主停留在那扭曲的、痛苦的、一边在生长一边在融化的一堆血肉之上,这种暴力这把刀好似直接插在观看者身上。
美国现代艺术家巴斯奎特年少便因热爱街头涂鸦而辍学做艺术,正好赶上了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摇滚、朋克和街头艺术同时兴盛的时代潮流。
他漂泊过、迷茫疯狂过、贫又富过,他几乎拥有了一切,在28岁的年龄耗尽了它们,包括自己的生命。然而他从不曾后悔,因为这种极致就是他人生的全部追求。
看了他的画以后,又是另一种暴力充斥着你的眼睛和神经。看了他的画以后,又是另一种暴力充斥着你的眼睛和神经。
疯狂的色块,凌乱的触笔组合成一个个死亡骷髅,正冷眼望着你,这是虚幻的,却是他的内心世界真实感受。
他和安迪·沃霍尔两人曾经还是挚友。
这是他画的安迪·沃霍尔
巴斯奎特挥霍生命也要透支想象力的极限来创作,他的艺术同他本人的生命历程一样,如昙花绚烂,他的暴力是一刀致命。
充满恐惧与暴力的雕塑,艺术家想表达啥?
韩国艺术家Park Ki Pyung雕塑作品涉及的主题包括生存、无常、暴力和空虚。
Park的雕塑作品尝试表达出一种普遍性,试图在作品中展现出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意义。
他说:我在创作时,会专注于我的感觉,我的行为和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试图在自己内心找出人类的普遍性。
另外,我还会观察其他人,将自己和他们进行换位思考。普遍性是我的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我想创作出在任何时代都能被理解的作品,不论是现在这一刻,或是在死后的时间。
暴力美可以满足观看者感官,但同样也要给人以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没有毫无缘由的暴力,这是一门充满责任感的艺术。
也许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我们确实都很脆弱。也许我们不愿意承认,但我们确实都很脆弱。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