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博物馆汉画像石:西汉时期已发现UFO
来源:湿地中国 作者:王松兴
二千年前汉代的UFO汉画像石
著名文物鉴定家史树青题写馆名
莽莽八百里伏牛山北麓,有个旅游圣地栾川县,远古时期鸾鸟群栖,道家创始人老子在县南老君山归隐修炼。
栾川博物馆馆藏丰富,品类众多。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汤纪文,历经三代珍藏历史文物,世代传承。
汤纪文对这些藏品如数家珍,并分门别类,如四百余方从秦汉到明清不同时期的金银铜玉等材质印章,如唐代颜真卿金银对印,沈周带活血的鸡血石印,辽代契丹国金印……
圣旨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的统一度量衡诏版。这块青铜诏版,历经2200年的岁月,无残损,少锈蚀,40个小篆文字清晰精美,是一件难得一见的宝物。
除圣旨之外,栾川博物馆还有秦帝国国库带有铭文的银铤以及秦到元明清不同时期的金银铜令牌四百多块,包括西夏、吐蕃、辽金、成吉思汗等等。
古籍善本方面,有两宋到明清不同时期的名贵稀有版本,如南宋淳祐五年的《兰亭序考》及明代太医院出版的宫廷秘方《内外科中医辩要》。
此外,馆内陈列有名窑瓷器,如汝窑的梅瓶,定窑的黑定碗,工艺精湛非常珍贵。
这是一处独特的风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集对诗》真迹,八十五块原版放大刻石镶嵌在院墙,我们今天能看到四百年前社会上方方面面用的对联,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经考古学家统计,目前遗存在世的汉画像石不足二万块,而在栾川博物馆就存有二百余块,并已整理出书,这些画像石反映内容丰富,如孔子见老子、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深浮雕,更珍贵的是一块二千年前汉代的UFO画像石,这是人类第一次画像记载不明飞行物,印证了《资治通鉴卷十七》所载: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夏四月,有星如月,夜出。
汤纪文说,汉画像石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正是上万年前的岩画奠定了汉画像,汉画像奠定了剪纸,剪纸奠定了皮影,皮影奠定了幻灯,幻灯奠定了电影,这样一脉传承发展过来。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一个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栾川博物馆让人流连忘返,它沉淀着中国故事,诉说着中华之美。(中国书画家杂志 史家治 王松兴)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