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博国宝现场观感:寻常百姓如何赏看“王谢燕”
文:小羊
点评:辽博蓄力数年而呈现的展览陈设着实让人感受到国家级博物馆的专业程度,柔和而低亮度的灯光,精致排版、翻译准确的展签介绍,挂轴与手卷的合理角度,亚克力、金属镇纸、温湿度检测仪的配套设施,时间顺序的线索展开,使得古画既能得到最大化的保藏,同时现身于世间、传递给观众历史的讯息与知识。虽至今,本次展览的展期仍然待定,恐怕也是出于保存与展示的矛盾。
评星:五星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许,这就是本次辽宁省博物馆的书画大展会给各路观众,尤其是辽宁本地的观众,带来的直接感受吧!
中国古代书画在国内的收藏,清宫所集最为大观,而历经清末、民国的变动,宫廷书画主要分散到三处,除北京、台北两大故宫外,当属辽博。这一批藏品主要由溥仪私运出宫,后在其成为伪满洲国皇帝时,继而转运东北。在不少如今辽博的珍贵书画作品中,皆可见“宣统鉴赏”之印,可见其源流传承。宫廷所藏,辗转多地,其中万千曲折自不待言;不过如今能重现于所有公众眼前,亦是吾辈之幸。
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这些如雷贯耳的展品是吸引着各地观众的主要原因,而若细致一些,我们更能发现保藏、展陈这些展品的软硬件设施以及策展的专业,绝不同于社会上普遍所认知的东北。辽博蓄力数年而呈现出的展览陈设着实让人感受到国家级博物馆的专业程度。柔和而低亮度的灯光,精致排版、翻译准确的展签介绍,挂轴与手卷的合理角度,亚克力、金属镇纸、温湿度检测仪的配套设施,时间顺序的线索展开,使得古画既能得到最大化的保藏,同时现身于世间、传递给观众历史的讯息与知识。至今,本次展览的展期仍然待定,恐怕也是出于保存与展示的矛盾,这一点需要观众的理解。
展厅布局与灯光
可能是由于地理以及观众基础的原因,展览的人数不及预期多。当然了,在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宋摹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以及宋徽宗《瑞鹤图》之前,难免要排一会,此外的各种名作和佳作都可直接前去驻足观赏。董其昌题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寓繁于简,细节诸多,很是耐看;清代王原祁晚年所作《西岭云霞图卷》,浅绛山水,并无程式化或重复感,另跋有其书画之所思,可谓精品;清代梅清《天都峰图轴》气势撼人,所绘在文人意趣和壮美之景之间,在线性的美术史叙述中,豁然有一种“现代感”。纸本作品存留千年已经殊为难得,书法展览中唐代欧阳询《仲尼梦奠帖》和张旭《古诗四帖》因而都无疑是镇馆之宝,直接可从唐人墨迹窥探实际的笔法。
梅清,《天都峰图轴》
张旭,《古诗四帖》局部
辽博的展陈以及文字叙述不可谓不细致,尽量言说充分而准确的信息;但是如果说有什么需要提高的,恐怕是长期的观众教育。一个大展(以及免费的门票)是完全不足以收获观众的长效学习的。观众几乎不掩饰自己的好奇,不停地询问“是真的吗”,在《簪花仕女图》前问倒是有理,在隋刻北宋拓本《兰亭序》前发问就有些令人无奈,对着清代徐扬《姑苏繁华图卷》这一风俗画巨制不停发问“这是《清明上河图》吗”,便更让人意识到:艺术教育绝不能生产消费社会中流量明星式的作品爆点,而应该通过公共教育长期、长效培养我们的历史认知。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