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文物被盗 各地文物部门扎实摸清地下文物“家底”
近日,在公安机关和文物部门的合作下,经过数月艰苦侦办,青海都兰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案告破。千年历史的热水墓群,如今终于恢复了昔日的宁静。
近年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被盗掘、江口沉银遗址遭盗掘等一系列文物犯罪案件频频引发广泛关注。珍贵文物本是属于全社会的瑰宝,却成为一群群盗墓分子发家致富的工具;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被盗掘行为严重破坏,满目疮痍;一些珍贵文物甚至从此下落不明。
生命之花也许会枯萎凋谢,而文物传递的文明之光恒久不灭。无法想象没有兵马俑的中国,无法想象没有金字塔的埃及,亦无法想象没有泰姬陵的印度……在历史长河中沉睡了千百年,它们的温度依然让后人可感可触。正因其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考古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破译”它们隐藏的“密码”,文物修复师以匠心和巧手重现它们昔日的荣光,基层文保员常年甘于寂寞和清贫陪伴它们。
我们看到,通过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文物管理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我国切实加大对文物的司法保护力度;文物部门和公安机关正紧密携手,为打击文物犯罪划下一道道“带电”的红线;多部门联合印发《涉案文物鉴定评估管理办法》,构建起涉案文物鉴定评估基础管理制度;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上线,为国际执法合作提供信息依据。
为防止文物被盗,各地文物部门扎实摸清地下文物“家底”,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对非法文物市场的执法与监管力度,海关高高筑起防止文物流失的堤坝,公安干警越战越勇……只有久久为功、合力亮剑,斩断存在于非法文物市场的利益链条,罪恶阴影方能烟消云散。
文物,是属于全体人民的财富;文物安全,亦是全体人民的责任。斩断罪恶的利益链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考古成果广泛走进校园,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文物故事精彩讲述,生动嘹亮地发出历史深处的声音;普法工作深入一线,公民牢牢树立“文物宝贵、盗墓可耻”的意识。唯有全社会上下一心,织就一张使文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天网”,盗墓之患,终将止于全民的共同守护。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