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新水下考古成果将亮相海上丝绸之路展览
原标题:香港最新水下考古成果将亮相海上丝绸之路展览
“东西汇流——十三至十八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将于本月14日至11月11日在香港海事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逾200件由内地及香港收藏的南宋至清初时期的出土文物,以及香港最新水下考古发现——一只约有千年历史的宋代船锚。
展览由香港海事博物馆与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举办,展品涵盖精美陶瓷、金银宝石、外销画、丝绸、石雕、金属器、竹木器、船模型、古籍及地图等,让公众从商品贸易、宗教发展、文化交流、古代史迹和水下考古等多方面了解中国当时的面貌,尤其是南海沿岸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
香港海事博物馆13日举行传媒预展。展览策展人、该馆副总监陈丽碧表示,本次展览目的是让香港市民、内地及海外游客了解香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角色。
“通过再次与广东省博物馆及内地多间博物馆合作,展览将重现海上丝绸之路中东西汇流的发展和香港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加深人们对本地历史的了解,并对海上丝绸之路以至全球化发展作出思考。”陈丽碧说。
展览的焦点展品包括一只约有千年历史的宋代船锚。据介绍,这只船锚是香港海事博物馆研究人员和香港水下文化遗产小组成员,在香港特区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的协助下,于2016年7月在西贡粮船湾打捞出来的。
这只宋代船锚经过香港海事博物馆约两年时间的研究及修复,首次向公众展示。陈丽碧表示,这次标志性的考古发现展示了香港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担当着避风、补给、启航地的角色。
其他精选展品还包括明代青花山水花草纹执壶、宋元时期龙泉外莲瓣内底贴双鱼纹折沿盘、明代金镶淡黄蓝宝石冒顶、2016年在粮船湾出水的宋代石锭等。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