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将归还伊拉克8件约5000年前的文物
【中华收藏网讯】英国大英博物馆定于10日举行一个非公开仪式,向伊拉克驻英国大使萨利赫·侯赛因·阿里交还八件大约5000年前的物件。
这批文物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遭劫掠,辗转来到英国。考古学家不仅鉴定它们来自伊拉克,还认定它们所出自庙宇,相当于侦破一桩考古学“悬案”。
伦敦警方2003年5月没收这批文物,因为一名文物贩子不能提供显示文物出处的合法文件。警方向大英博物馆托付这批文物,包括护身符、印章和陶土烧制的锥体等物件。
来路不明的文物通常难以查明出处。不过,这批文物中3个锥体上刻有两河流域早期居民苏美尔人使用的楔形文字,给考古学家以线索。更巧的是,这些椎体与伊拉克南部古城吉尔苏发现的锥体文物相似,而大英博物馆与伊拉克考古学家自2016年以来在当地一直有合作。
大英博物馆在当地考古小组的负责人塞巴斯蒂安·雷耶说:“强盗们遗留在劫掠洞口旁边的破碎物正是与被没收锥体有着一模一样雕饰的断裂锥体。”同样的锥体出现在当地埃尼努神庙一堵墙上,因而精确锁定遭劫掠文物的出处。
“我们或许能推测这些物件大致来自伊拉克南部,”法新社9日援引雷耶的话报道。“但(将范围)缩小到具体某处遗址甚至某个洞口,这极其罕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金融化,无法抗拒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