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传播博物馆文化 陕西文物火起来
【中华收藏网讯】在前两天的博物馆日,一段名为“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的短段视频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尘封千年的文物们变身各路“戏精”一夜爆红。其中,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三件馆藏文物更是大量“圈粉”,激起了各地的游客对陕西文物的兴趣,络绎不绝前来“打卡”。
“戏精大会”中,唐三彩大秀“千年拍灰舞”、兵马俑“我们不红始皇不容”的幽默台词,配合着旋律翩翩起舞,让平日里“肃穆而立”的国宝文物们一下“活”起来,被千万网友所熟知,更吸引了众多游客到陕西历史博物馆去看看“本尊”的强烈欲望。
湖南游客李文琪:“之前看了抖音的那个视频,就觉得让文物栩栩如生,我们想见识一下陕博那些珍贵的文物,就感觉能够与它对话,互动的那种感觉。”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副部长姜涛:“你像我们这件(新石器时代)陶塑人头像,它是捏塑出来的,1973年在我们黄陵县出土的,它表现比较惊讶、惊愕的表情,(唐代)三彩女坐拥它就表现的比较喜悦、比较自信一种感觉。这些文物就是反应古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早期艺术创造的一个能力,也是古今我们人心灵一种交流。”
据了解,这段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7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共同策划的文物创意短视频。目前累计播放量突破1.18亿,点赞量达到650万。这一播放量相当于大英博物馆2016年全年参观总人数的184倍。工作人员表示,将现代传播方式,融入博物馆文化,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更有助于吸引年轻受众深入了解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
陕西文物局新媒体编辑马凤霞:“我们现在发起了博物馆抖音视频大赛,目前我们这个大赛收到了5万多件作品,这些作品里不乏有精品。6月9号,我们会在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当日公布比赛的结果。希望通过这种新媒体的方式,能够让老百姓走进博物馆,对文物的一种喜爱。”
“活化”传统文化,让文物“有戏”。近年来,我省不断创新陈列方式,使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方式传播博物馆文化,开启智慧博物馆时代。目前,已完成143家数字博物馆建设,并相继推出“互联网移动博物馆”,“陕西文物网络之声电台”等全新的模式,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今年,西安市的100多家博物馆,还将与专业网络动漫平台合作,大力开发文创产品,通过线上、线下互动传播文物资源。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