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劫掠文物?你们真的很无耻!
【中华收藏网讯】不顾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民众的严正抗议和强烈谴责,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11日执意将一件疑似圆明园流失的珍贵文物以数百万元人民币价格拍出。
此前,中国国家文物局通过多种渠道与该拍卖行进行沟通,要求终止对上述文物的拍卖和宣传活动,但该拍卖行却以该拍卖“受英国法律保护”为由拒绝撤拍。
这家拍卖行的所作所为,罔顾国际公约精神与职业道德准则,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文化权益与民族感情,令人不齿。
中国文物流落海外,是我们中国人永远的痛。
这次拍卖的文物“青铜虎蓥”,据悉是西周时期文物,极其珍贵。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有超过1000万件的中国文物流失到海外,几乎涵盖所有文物种类。
这1000万件文物,犹如中华民族身上的1000万道伤痕,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曾经积贫积弱那段历史,更加明白自强不息多么重要。
在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中,有一段讲述当年看守莫高窟的王道士如何贩卖文物的行径:
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
法国人、日本人都来了,用很少一点钱就拿走了许多敦煌宝物,令人扼腕。
“我好恨!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这是《道士搭》发出的疾呼。而今的中国不再是积贫积弱的中国,一个强大的中国不允许类似的事件发生。
然而,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和无视中国方面的交涉,英国这家拍卖行执意拍卖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再伤害。
令人气愤的是,为了证明拍品的“真实性”,这家拍卖行还将当年参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走该文物的一名英国海军上校的家信公之于众,信中描述了洗劫圆明园并抢走文物的过程。而如此做派,只不过是为了提高拍卖价格,昧着良心赚钱。
这种做法还是对国际规则和道义的践踏和蔑视。
尊重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促进非法流失文物返还原属国,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是文明社会应有的道德担当。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通过的有关国际间共同保护文物的协定,私藏赃物者应将文物归还原属国。
追回文物任重道远,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让流失海外的文物早日回家。
对于像坎特伯雷拍卖行这样无耻行为,我们坚决抵制和反对!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