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黄鹤楼牌糖纸现身 武汉收藏界数量不多
【中华收藏网讯】30多年前,一颗武汉产奶糖被人吃掉,糖纸却被保存下来,幸运地由“垃圾”变成了收藏品。
昨天,武汉晚报记者在黄鹤楼公园管理处看到,这张老糖纸上,有醒目的“武汉奶糖”“黄鹤楼”字样,还有清代黄鹤楼“同治楼”(公元1884年毁于大火)的图案。楼旁还印有“建于公元223年”的字样。奶糖生产厂家为武汉糖果厂,如今已不复存在。由于“糖”“建”二字使用的是我国公布后废除的第二批简化汉字,而这批汉字的使用时间为1977年12月至1986年6月,加上1985年6月黄鹤楼重建竣工对外开放,故大致可以判断出,“黄鹤楼”牌奶糖的生产时间为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捐出这张糖纸的民间收藏家姜普林说,人们吃糖果有3个习惯性动作:撕开糖纸——把糖丢进嘴里——扔掉糖纸,所以绝大部分糖纸都被当成垃圾扔掉了,收藏很不容易。保存这张糖纸的人,无疑是个有心人。与这张一模一样的糖纸,他在武汉收藏界只看到过两张,自己收藏了一张,另一张被汉口崇仁路一田姓收藏家收藏。
姜普林说,这张糖纸不仅见证了30多年前武汉市民的生活,设计者还很注意结合武汉的特色历史文化,来宣传产品品牌。比如,在糖纸上印上黄鹤楼始建的年代,就很有创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