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仿品谎称古董 蒙骗老乡
【中华收藏网讯】“经专家鉴定,您的这几样物品均为现代工艺品,价值在2000元左右。”
“怎么可能!这可是我花了5万多元买来的啊!”得知自己从老乡李海波那里花大价钱买来的“明清古董”竟是仿制品,宋小洲气愤地报了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16年10月的一天,家住吉林省德惠市岔路口镇的宋小洲带着自己高价买来的“宝物”去鉴宝,谁知,宝物是假的,这才得知自己被老乡李海波骗了。随后,他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这个李海波又是什么人呢?
经公安机关调查发现,李海波今年64岁,这个种了一辈子地的人,他是怎么想出卖假古董挣钱这个主意的呢?
原来,一天晚上,李海波在电视上看了一档鉴宝节目,他想着:“一件古董就能值十几万元,甚至是上千万元,我要是有这么一件,那我们全家这辈子都不用愁了啊。”
于是,李海波决定去文玩市场碰碰运气。逛了几天,李海波最终看中了一套“唐三彩”。可摊位老板却说:“这就是一套仿制品,不是古董。”听说只是仿制品,李海波非常失望。
“可是这套碟子成色特别好,要是不说啊,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是假的。”听老板说的这话,李海波心里有些动摇。最终,李海波以1000元买下了这套“唐三彩”现代仿制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海波故意将手里有好货的消息散播了出去。眼看近半个月过去了,买主还是没有出现,李海波心里非常着急。
一次,镇里诊所的大夫宋小洲到他家给老伴打点滴时,无意中看到了这套碟子,在李海波的极力推荐下,宋小洲给碟子拍了照后,发给了在南方做木材生意的朋友李某。一周后,李某找到了李海波,加价买走了这套“唐三彩”。宋小洲见好友买到了好货,也动了心思,便问李海波能不能买到古董。李海波一口答应。
之后,李海波先后拿来“紫砂壶”“玉璧”“根雕”和“折扇”等21件物品,称全部是“明清古董”,并最终以5.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宋小洲。
后来,该案由德惠市公安局侦查终结,以被告人李海波涉嫌诈骗罪,向德惠市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刘爽在审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后,对取保候审在家的李海波进行了家访。李海波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懊悔,希望能给一次机会,并表示还钱。看着李海波悔恨的眼泪,刘爽决定再去找宋小洲了解下情况。在向宋小洲了解情况的过程中,刘爽将李海波家里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并告诉宋小洲,李海波表示会把之前骗的钱还给他。最终,在刘爽的努力下,促成宋小洲与李海波达成和解并出具了一份谅解书。
近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海波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李海波将4万元赔偿金交给宋小洲后表示,剩下的钱将陆续还清。至此,一场由假古董引发的“闹剧”才算结束。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
- 艺术在资本市场中何去何从?
- 艺术品,正在悄悄改写中国财富传承的剧本!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