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最大考古项目启动 探金沙江流域民族迁徙之谜

【中华收藏网讯】11月7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通报会上获悉,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四川)文物保护项目已全面启动,这是迄今为止我省考古发掘面积最大、投入人力最多的文物保护项目。项目计划于今年开始至2021年结束,其间将开展多项考古工作。
乌东德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河段(攀枝花市至宜宾市)规划建设的四个水电梯级的最上游梯级,是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2011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对乌东德水电站库区枢纽工程建设用地进行文物古迹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并根据调查结果出具相关影响评价报告。今年6月,库区内文物点猴子洞遗址发掘工作开始启动,标志着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正式开始;10月,库区内文物点河东田遗址、河头地遗址、河漂遗址发掘工作启动,标志着乌东德库区考古项目工作的全面启动。
据省考古院此次项目主要负责人刘化石介绍,乌东德水电站建设文物保护项目主要涉及四川、云南两省,四川区域项目则主要位于凉山州会理县、会东县境内,计划发掘面积共计13.48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确认了21处文物点,其中地面文物1处(皎平渡渡口遗址)、地下文物20处。地下文物按区域分枢纽工程建设区地下文物3处、水库淹没影响区地下文物17处;按年代分新石器至战国时期地下文物13处、明清时期地下文物7处。”刘化石说。
“项目地处横断山脉南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这一地区是天然的民族迁徙通道、文化传播的走廊,又是星罗棋布的小区域文化的孕育之地。”刘化石说,根据前期工作,发现在项目区域内,在距今4500年前至2500年前,都有连续不断的人类聚居和繁衍,“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确定当时的人类为什么在长达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生活在这里,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例如在确认的21处文物点中,有8处都有石棺葬。如此高密度的出现,究竟是何原因,也待进一步考证。”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省考古院与当地政府联合成立了工作小组,以省考古院现有技术力量为主体,根据工作任务邀请国内高校或考古科研机构合作课题研究和多学科研究任务。根据前期专家研讨,工作任务不仅包括构建城河流域新石器至战国时代的考古学年代序列、拓展石棺葬文化的研究等,还包括以此研究西南丝绸之路及明清移民历史。
据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介绍,此项目是我省文物考古一个重要项目,根据前期工作,预计两三年之内就将会有重要发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