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书刊中的抗日英雄郑洞国将军零星史料

发布日期:2017-07-10    来源:新浪收藏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349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华收藏网讯】谨以此文纪念全民抗战爆发80周年——

书刊中的抗日英雄郑洞国将军零星史料

彭令

郑洞国.jpg 

郑洞国,生于1903年,逝世于1991年。字桂庭,湖南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率部相继参加保定保卫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昆仑关大捷、第二次长沙会战、鄂西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1943年调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率部会同盟军收复缅北,扬威国外。

郑洞国将军字桂庭,依礼仪,我们现在应尊称其为桂庭公。但“郑洞国”此名比“郑桂庭”的知名度高得多,因此笔者搜集其零星抗战精华史料时,也就不拘于俗,努力汇聚、展现抗日英雄郑洞国将军的点滴精华,努力以小处展现郑将军的大气、大节、大义。

回忆长城抗战.jpg 

检阅《辞海》一书,英雄为“杰出的人物”,“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为天下为苍生,有信念,有作为。郑洞国将军以家国生民为念,浴血抗日,实为当之无愧的英雄。1933511日,到了血战长城的生死关头,郑洞国脱掉军装,只穿白衬衣,提着手枪,带着警卫排亲自到阵地督战,以示必死的决心。经过一天血战,中国军队成功坚守住了阵地,用热血与赤诚赢得了宝贵时间,并坚持到了后续部队增援。这段史料,笔者初见于郑洞国《回忆长城抗战》一文,该文刊载在《古北口抗战文集》(2003年由中共密云县委党史办公室、密云县古北口镇人民政府编辑印行,第2033页),这段史料见于第30页尾到31页首。李金明《郑洞国的血性抗战》一文中,也引用了该段史料,此文刊载在由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湘潮》杂志2015年第11期(上半月)第9页。

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jpg 

1938326日,台儿庄战役激战中,(第二十军团五十二军二师师长)郑洞国严令各旅长、团长,必须与阵地共存亡,不许丢掉一寸阵地。全师官兵士气高昂,全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最激烈时,敌我双方在阵地上混战成一团,展开了白刃战,飞机、大炮都失去了作用。激战两天后,日军伤亡惨重,被迫撤至枣支线附近。此段史料,笔者初见于《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郑建邦、胡耀萍整理,1992年团结出版社出版,第198页至199页)。《郑洞国的血性抗战》一文中,也引用了该段史料,刊载在《湘潮》杂志2015年第11期(上半月)第11页。

湘潮.jpg 

在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对日作战的19445月中旬,(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Joseph Stilwell18831946年)出动突击队,袭占密支那机场,密支那战役打响。但美军在进攻密支那市区时,因日军拼死抵抗,致使密支那久攻不下,史迪威连续更换3名美国将军都无法扭转战机。76日,郑洞国将军亲临前线,认真观察、分析守城日军的特点,见日军依托工事,以逸待劳,打不了就躲进地下,于我不利,于是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掘壕推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

77日,郑洞国将军指挥中国军队3个步兵师在空中火力的掩护下发动全面攻击,使用密集炮火,对敌进行地毯式轰炸。82日,派轻装敢死队,分组潜入日军阵地后方,将日军通讯设施全部切断,使其指挥失灵。83日,中国军队发起总攻,导致日军全线崩溃,5日完全占领密支那。

上述郑洞国将军率部攻占密支那的史料,笔者初见于《中国驻印军始末》一文中的《密支那围攻战》,郑洞国、覃异之撰写,原载于《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内部发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6010月第1版,19811月北京第3次印刷,第8688页)。《郑洞国的血性抗战》一文中,稍做修改后,也引用了该部分史料,参见《湘潮》杂志2015年第11期(上半月)第12页。

此等血性壮举、爱国志士,理应受到万世传颂,绝不该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笔者此番搜集之举,也是希望能为国人纪念、学习和铭记郑洞国将军尽绵薄之力,为丰富我国包含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涵提供鲜活的素材

以小可见大,见微能知著,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从书刊中搜集的零星精华史料亦可使我们领略先人的风采。在上述三个零星史料中,我们可以一窥抗日战争期间郑洞国将军的英雄风采。血战长城中,他以身许国,视死如归;台儿庄战役间,他稳住军心,志比钢坚;远征印缅时,他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战术不凡。

《中国驻印军始末》.jpg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以此推之,民革党史这座历史圣地中,每一位优秀的民革党员的历史,都是珍贵而独一无二的史料,都是不为时间所蚀的真金。郑洞国将军作为民革老前辈,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学习他的事迹和精神品格,学习和他具有同类宝贵品质的先进同志,不求“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但求见贤思齐,养浩然之气。诚如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同志所言:“民革的历史和优良传统,是民革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一个民革党员,包括我自身在内,好好学习和继承,从中获得启示和鼓励。”

我们在书刊中搜集整理郑洞国将军的零星精华抗日史料,也是遵循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原主席屈武(18981992年)同志教导:“这对于激励爱国主义精神,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都是大有裨益的。”(见《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之《序言》尾)

20176月于拾稿斋初撰,7月全民抗战爆发纪念日审定。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新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