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挖到的青铜器,竟意外揭开千年古国之谜
【中华收藏网讯】1979年12月份的一天,河南平顶山市文管会办公室接到宝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电话,称当地一个窑场上班的农民,在挖土时挖到一个青铜器,想卖给文化馆。接到电话后,市文管会办公室一行几人便赶到砖瓦场,因没找到当事人,便又来到宝丰县,经过和县文化馆人员分析,文物可能已被卖掉,随后工作人员果然在该县的一个废品收购站发现了铜簋,并按照原价9.6元买回来这个2.4公斤的铜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古国叫应国,然而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在炎黄文明的典籍史册记载中,想看点应国历史真是困难。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没有古应国的半点影子。只能在古文献和甲骨卜辞中看到:商王步于应,应侯朝商等寥寥数语。
这个国家何时消失也是一个谜?如今只能从史籍所说“拓地千里,封畛于汝,江汉诸姬,楚尽有之”推测应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在强楚狂风暴雨般的进攻下,连史官都来不及记载,就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历史掩盖不住真实,寒流挡不住春风。随着这件青铜器的发现,辉煌灿烂的应国文明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们回头来说那个农民发现的青铜器,经过专家鉴定这是西周时期的青铜礼器-簋,因簋内铭文前有邓公乍等字样,而取名“邓公簋”。“邓公簋”是古代邓国和应国联姻时,邓国国君嫁女到应国时的陪嫁礼器。此物的发现,拉开了应国墓地发掘工作的序幕。
1986年,应国墓地引起了省文物部门的重视,相关专家开始对应国墓地进行发掘,初步发现数百座西周至汉代的墓葬,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应国墓地一号墓,这座墓出土了上千件文物,其中主要器物组合为五鼎六簋,这说明墓主级别较高,应为应国某一代的国君。
更加令人振奋的是,这个墓葬还出土了一件极为重要的鹰形玉佩,史学界根据多方面的考证,认为这是古应国贵族王室的族徽标志,正与应龙氏族的图腾吻合,也许为原古应国贵族代代留传下来的传国之宝。这也相当于说这个古应国不仅只是个传说,如今有了实物证据。现在,该玉鹰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如今的平顶山市别称鹰城即来源于此。
平顶山地图也像一只鹰
原来古应国传说起源于黄帝时期的应龙,这条龙曾助黄帝打败蚩尤又杀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在大禹治水时此龙也曾大力帮助,当然这只是传说,今人认为应龙应该是一个部落的名称。
这个部落原本定居山西,夏商时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带有古应国,后古应国的子民迁至河南平顶山定居。西周初期,应叔被封应侯,因封地属应国,国名为应国。所以应国一个是夏商时期的,一个是周时期的,他们之间虽然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确实存在一定联系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