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连环套”,被骗四万多
【中华收藏网讯】打着投资收藏品的幌子,以低价销售、高价回收为诱饵,忽悠市民投资收藏品。60多岁的义安区西联乡村民谢某就因此着了骗子的道,先后花4万多元购买“收藏品”,结果却发现这是个骗局。
打着旗号推荐“收藏品”
事情的发生,还要从去年4月说起。有一天,家住义安区西联乡的谢某,接到了一个自称陈某的电话。电话中,陈某说自己是全国收藏协会的工作人员,该协会正在开展相关活动,少数收藏品正在低价销售。在询问谢某有没有收藏兴趣后,对方称如果现在买下了,以后该协会的人会以高价回收。想到有可能因此能得到高额收益,60多岁的谢某有些心动,给对方提供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
几天后,谢某再次接到了陈某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一番介绍后,陈某便推荐和田玉器,说是玉器有很高的人文历史价值,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和收藏价值,活动期间该协会给出的每套藏品售价是3980元。
见谢某有些犹豫,陈某便说售出的藏品以后会高价回收,且收藏品附有鉴定报告、收藏证书,如果担心受骗还可以选择货到付款。谢某虽然生活在乡村,可是一直喜欢字画,听对方是全国收藏协会的,于是就订购了一套。
一年投资了4万多元
没多久,谢老便收到了对方寄来的藏品。见到东西包装精美,且附有国家权威质量检测机构的鉴定证书后,先前很是迟疑的谢某就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立即给对方支付了3980元。
有了第一次交易后,陈某便称自己愿意成为谢某的私人顾问,专门为其搜寻和推荐升值空间高的收藏品。就这样,在随后的一年里,谢某陆续从陈某那里购买了各种收藏品,有名人书画真迹、航天纪念币等。其中,有一套号称“航天龙玺”的收藏品,就花费了谢某13800元。由于这些藏品都有所谓的鉴定报告和收藏证书,所以谢某并没有一点点的怀疑。仅仅一年时间,谢某为购买收藏品共花费了4万多元。
投资收藏也是为了收益。据了解,在购买收藏品期间,谢某也曾提出希望对方按承诺回收部分藏品,但陈某却表示,谢某手上的收藏品价格已经翻了三四倍,由于价格太高了,已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支付能力,以后肯定会有人来抢着回收的。听到自己的藏品已经升值了很多后,谢某很是高兴,便没有与对方深究了。
家人查询发现了蹊跷
花去这么多钱购买收藏品,谢某的儿子在得知父亲的行为后,便起了疑心。在进行一番查看后,谢某的儿子便根据证书上的编号打电话进行咨询,居然发现证书上的鉴定机构都不存在。觉得不对劲后,谢某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了西联派出所报案。
接到报案后,警方便展开了调查。不久前,从河南洛阳警方传来好消息,经过缜密侦查,一个以销售、回收收藏品等为名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被成功打掉。据犯罪团伙成员交代,2015年以来,该团伙冒充全国收藏协会等工作人员,以商品为权威部门发行、发行数量低、有升值空间等诱饵骗取受害人信任,然后以高价向受害人推销商品,期间共向我市谢某等人实施诈骗多起。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