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五代的痴迷坚守 长沙徐氏收藏鉴赏传家百余年
【中华收藏网讯】从清乾隆年间徐国搢生于长沙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这150年左右的时间,长沙城里喜欢书画的爱好者和收藏家们,无人不知晓徐氏家族五代人在书画界文物收藏鉴赏方面的声誉及影响。
徐国搢七岁丧父,母亲罗氏教其读先贤经书,长大后建“绿草堂”于西郊,读书学经博览群书之余,栽梅种竹,弹琴赋诗恬淡自娱,尤其喜好收藏古代名人书画。长沙人称:“齐眉夫妇八旬寿,绕膝儿孙一品衣。”讲的是他的儿孙个个有出息。徐国搢长子徐夔及长孙树铭、树峰,次子徐棻及孙树锦、树钧,三子徐芲及孙树锷等,延续到树铭、树钧的儿子“立”字辈及孙“本”字辈以及重孙“经”字辈,加起来五代有二、三十余人喜好书画或以书画成名。

徐国搢长子徐夔(1803-1879),字俞臣,平生多藏古彝器及钟鼎原拓金石碑帖。徐夔的长子徐树铭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授编修,徐树铭为人低调不事积蓄,唯好收藏把玩金石钟鼎及名人字画,平时以著书习字为乐;徐国搢次子徐棻(1812-1896),字芸渠,道光二十一年进士,工诗文,擅长书法。主讲长沙岳麓书院、城南书院二十余年。徐棻后代中又以三子树钧(1842-1910)及他的七个儿子德立、汉立、博立、显立、桢立、宏立最能书画翰墨。特别是徐桢立(1890-1952)的山水花鸟独树一帜,曾任湖南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文学系主任等职。
从徐国搢到徐恪本150年,先后有五代人从事文物收藏及书画艺术,在长沙古玩收藏及字画鉴定界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徐氏百余年以文传宗兴家,其家教家风值得探讨研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 市场 | 北京率先打响第一枪!发出新政策,大力扶持艺术品市场!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文化和旅游工作提了这些要求
- 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文化艺术品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