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发现四百年明代墓葬 出土众多瓷器
【中华收藏网讯】21日,扬州市宝应县331省道工程现场发现古代棺椁等遗存。施工队发现情况后立即停止了该处区域的施工,并与县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取得了联系。现代快报记者获悉,经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确认,此为一处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墓葬 , 至今约有四百年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根据已出土的遗物和裸露的墓券,博物馆工作人员断定此处墓葬年代为明代,在发现过程中,该处墓葬共发现可移动文物四件。经鉴定,一是明代早期的青花瓷碗一只,二是置于青花瓷碗内的宋代“太平通宝” 一枚,三是明代水波鱼纹方形石砚一对,四是明代墓劵一块,上有清晰可辨的 “ 大明国直隶扬州府 ” 等镌刻铭文。因墓劵仍有一半处于土内,更多信息将来接下来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得到考证。
扬州市考古研究所专家已经赶赴现场,制定了考古发掘方案。目前,该处古墓葬的考古发掘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中。相关专家表示,此处明代墓葬对宝应地区明代墓葬风俗的研究、宝应明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探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宝应曾出土“不腐尸”
值得关注的是,宝应县在70年代曾经发掘过明代仲兰家族墓 , 出土墓志两合。仲兰长子陕西按察使仲本夫妇合葬墓,出土服饰、玉佩、状纸等文物 , 仲本夫妇墓葬在发掘出土后竟尸身未腐 , 出土的不腐尸已由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出土状纸记载了墓主仲本为官期间一桩未了却的民间官司 , 体现了宝应县明代官员仲本为官清廉 , 情系百姓的极高品格。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未来十年收藏市场:艺术品将迎来新的繁荣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