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被盗有无瞒报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有文物保护爱好者反映,明十三陵中,崇祯皇帝的陵墓——思陵,发生了文物失踪事件,疑似被盗。据反映,失踪的文物是一对蜡扦,也就是烛台,可能已经失踪了半年多。层层安保之下,文物如何被盗?
明十三陵文物被盗,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及时做出回应。在文物保护志愿者、媒体曝光之后,景区管理方才被迫回应,回应还语焉不详。这种态度不由也让人质疑十三陵有关部门可能存在“迟报”或瞒报行为。
明十三陵不仅是老祖宗留给所有国人的文化遗产,也是所有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明十三陵被盗,公众对此有知情权与监督权。相关部门对此秘而不宣及遮掩,捂着盖着是为了遮丑吗?文物既已被盗,管理方更应该做的是弥补管理漏洞,避免文物再次被盗,而将事件公之于众,也才有利于舆论监督,才能倒逼相关部门加快侦破力度,也能发动群众的力量,搜集有利的线索,利于案件侦破。
文物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管理方及相关部门要加强保护力度,加强技术手段,见招拆招,尽快弥补管理漏洞,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于破坏、盗窃文物的不法分子要加大打击力度等。最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要有文物保护的危机意识,要有对全社会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未来十年收藏市场:艺术品将迎来新的繁荣高峰!
- 艺术品市场正在转变:再不知道艺术品资产化,就是跟不上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