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拍卖激发收藏热 越珍稀收藏陷阱越大
【中华收藏网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元青花在世界各大拍卖场不断缔造着惊人的财富神话。2005年7月12日在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激发了全民收藏研究元青花的热潮。
“元青花是我国陶瓷制造史上的一朵奇葩。由于存世较少,加之人为炒作,成交纪录屡创新高是正常现象。目前国际文物拍卖价格基本上是存世量、精美度和存世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具有七八百年漫长历史的青花瓷,完整大器单件过亿元并不算贵。从长远来看,元青花价格会持续上涨。”张联军认为,“传统上一直认为青花是明朝永乐年间创烧,这也导致‘至正型’青花龙纹大瓶在不被国人认可的情况下被低价卖到了国外。现在元青花依然存在恶性循环的现象:国内不被认可——低价出境——再高价买回。这是一种悲哀。”
越珍稀收藏陷阱越大
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元青花瓷器是第一个高峰,明初期的永乐、宣德时期是第二个高峰期,清“前三代”是第三个高峰期。“这三个时期的瓷器各有千秋,青花瓷的存世量决定了它属于投资回报稳定增长的品种之一,只要入手的是真品。目前国内交易量最大的是明清两代的青花瓷,因为人们对它们更为熟知。但并非所有的青花瓷都能炒到天价,其中还有官窑和民窑的之分。”
元青花收藏热意味着有更多赝品充斥市场,也意味着有更多人受骗上当。“如果藏家对元青花一知半解,拿着专家书籍和图录按图索骥必然会买到仿品,也会造成赝品的泛滥。而拍卖公司采取不保真的手段来对付元青花,也使得收藏元青花充满了风险。越是珍稀的文物,收藏中陷阱往往越大。”张联军说:“有人花大价钱买了假货;有人买了真货而不被认可;有人把没见过、不熟悉的器物都认定为‘新仿’;而一件器物同时被两位专家看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搞收藏交学费是正常的,不喝几口水学不会游泳。总之要多学、多看、多研究,少听卖家讲故事。”
如何辨别真伪
元青花应该怎样鉴别辨别真伪?收藏青花瓷有什么门道?关于怎样鉴赏和鉴别元青花瓷器,简而言之,一看钴料发色,二看“二元配方”,三看工艺造型,四看纹饰画工,五看“一线红”、“气泡破损”等特殊现象。而这几项内容中,青花料和胎土是重中之重,因为“苏麻离青”和“麻仓土”是早已绝迹的产物,是现代人不能仿制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收藏品 实现文化兴国 三大改变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未来十年收藏市场:艺术品将迎来新的繁荣高峰!
- 艺术品市场正在转变:再不知道艺术品资产化,就是跟不上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