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绝伦的锦灰堆
【中华收藏网讯】有些人恋旧物。抛开收藏来说,哪怕日常生活的旧物,经过时间和记忆的发酵,也会产生一种时光的味道。锦灰堆,无疑是时光机打印出来的。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是汉族传统艺术珍品之一,以写实的技法,将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给人以古朴典雅、耐人寻味之感,可谓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生活气息浓郁,充满历史的真实,也因此打动人心,备受青睐。

有些人喜欢干净整洁的空间,无法忍受杂乱无章,也偏偏有些人喜欢随意铺陈自己的所在。艺术家们的真实生活,其实与手中的作品截然相反,就像画家的调色板、雕塑家满身的粉尘一样,作品是认真精致无与伦比的美,作品周边必定是杂乱琐碎甚至破败不堪的。锦灰堆,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第一次将镜头对准作品之外的环境——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杂乱无章却层层叠叠挤入画纸,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原来,那些我们不曾好好保管的物件,包括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虽然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没有了美丽的面孔,却个个有故事,件件有传说。锦灰堆,将这些逝去的物件拼接再创造,可称得上是最真实有趣的艺术,然而,它的魅力可绝不仅仅是真实。
锦灰堆起于元,盛于清末,从画后的游戏发展成一种传奇的艺术形式,其奥妙在于锦灰堆的构成要素虽繁杂错乱,却有章可循,虽是中国传统之器物,却采用西式描摹之法,虽描画历史破损旧物,却堆砌成超现实新形象,文字以画作写,图样以小见大,寓意博古通今,是各种艺术形式的集大成者。

锦灰堆最早出现在明代的鼻烟壶上,清初发展到陶瓷上。随着大量陶瓷的出口传播,又经画家移至纸上相互赠送,影响力越来愈大。锦灰堆的创作一般是在画纸上先框定轮廓,形状不拘、然后设计摹画若干重叠交错的小事物,诸如旧书的残页,揉皱的画幅,发黄的报纸,甚至门券邮票等,只要上面有书有画即可,而且大多还是破烂的面貌,活像灰堆里拾出来的,这就是“锦灰堆”名称的由来。
绘制锦灰堆堪称绝活,需绘制者多才多艺,要善写真、草、隶、篆以及能模仿各家字体和善画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熟知各种碑拓、青铜器造型、能篆刻各种印章等绝活。因锦灰堆制作难度大,胜任者极少,采用工兼写的画法,又十分费工费时,丝毫不能草率,一副作品在两三个月完成算是速度的,慢者半年才能完成一张。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慢工细活杂艺的局限必然造成这种艺术形式日渐萎缩,濒临灭绝,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人自然难得一见。

令人欣慰的是,当代玉雕家们已经将这种艺术形式巧妙移植到和田玉上,以玉石之坚硬表现书画之柔软,以西式之技法表现东方之神韵。雕琢在和田玉上的锦灰堆,终于有了一处不易残破的归处。2016年的最后一天,北京尚品润博团队在北京亚洲大酒店推出三个专场拍卖会:尚品美玉-----第九届中国当代玉雕大师精品无底价拍卖会,天工天成----第六届和田玉籽料原石精品无底价拍卖会,传承-----第三届中国当代玉雕大师精品拍卖会,数件锦灰堆作品将亮相拍场。作品依玉石本身的皮色外形,注入了锦灰堆这种艺术形式的内涵神韵,各种古物字画巧妙构设堆叠,加上惟妙惟肖的精工细刻,都达到了玉雕技艺顶级的高度。
我们相信,生活是艺术最好的灵感,艺术使生活更好的流传,由此,以和田美玉为载体的锦灰堆,必定会得到更美好更久远的传承。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的真相:不是有钱才玩得起,而是懂才值得拥有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 艺术品抵押贷款开始实施,让一部分藏家先富起来!
 - 六部委新政策激活收藏市场,民间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真正的收藏家玩收藏:第一关要经得起别人说假
 - 上海试点破局:文物收藏市场从“乱象丛生”到“活力迸发”
 - 文化部“艺术银行”:用数据告诉你,艺术咋走进咱们的日常?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全球第二大艺术品市场!中国藏家注意:懂收藏的人,未来更富有?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在贪婪与敬畏之间:收藏市场的生死局与修行路
 - 别再瞎跟风玩收藏了!这4类人群戳中90%藏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
 - 收藏家为何痴迷至深?他们不怕贫穷,只怕失去心中的珍宝
 - 好东西:就是越放越值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