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麻姑献寿珐琅铜像鉴赏
在颐和园展厅,有一尊精美的清代掐丝珐琅麻姑献寿铜像。仙女麻姑亭亭而立,髻下长发飘逸,围有紫色脖巾,腰间丝带飘逸,金光灿灿。特别是那身衣裳,纹理奇特,并非帛锦,实为树叶缝制,让人返璞归真。麻姑身前伫立的仙鹤,引脖侧目,仿佛羞视。
全器工艺融铸鎏金、掐丝珐琅、镶嵌技法于一体,其质佳、形美、色艳之宫廷风格浓厚,乃礼仪祥瑞佳器。这尊铜像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掐丝珐琅工艺,也就是常说的景泰蓝,这种工艺元代由波斯传入中国,本与釉、琉璃同种,但因附着物不同叫法不同。附在陶或瓷表面的称“釉”,附于建筑构件表面的称“琉璃”,附于金属表面者称“珐琅”。制作掐丝珐琅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根据所画的图案粘出相应的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到了明清两代,景泰蓝专供宫廷贵族享用,成为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铜像所塑造的麻姑,其实就是女性寿神。麻姑自诩曾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蓬莱之水也比她初见时浅了一半,下次再去恐怕要化为陆地了。沧海桑田,不知要几千万年,而她竟已经见过三次,她的年纪简直无法估算了。结果可想而知,于是麻姑便成为长寿的象征,与寿星地位相仿。后来,民间传说三月初三为王母祝寿的蟠桃盛会上,麻姑献以绛珠河畔灵芝酿成的美酒作为礼物,这就是“麻姑献寿”的来历。
古人追求长寿之道,所以寿与儒家的修身,佛家的养性,道家的效法自然都有着内在的联系,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生命观、伦理观、价值观的构成基因。
实际上,颐和园也和寿文化相关。颐和园本身就是乾隆皇帝为了给自己母亲祝寿而修建的皇家园林,乾隆是一个特别孝顺的皇帝,为了给他母亲祝寿,把瓮山泊近四千亩的水域修成了一个寿桃型湖泊,并于1751年将其改名为昆明湖。而慈禧晚年更是对长寿有着无限的渴望,因此园中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房屋装饰或是颐和园中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福山寿海,长寿的寓意几乎随处可见,王公大臣进献的寿礼也特别多,麻姑献寿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类题材。
慈禧后来活到了1908年,73岁也算得上长寿了。但她的生命并不光彩,垂帘听政、剿杀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她的名字也镌刻在中华近代史的耻辱柱上。
长寿固然使人羡慕,你不可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充实、光明、正义的人生才是幸福的真谛所在,难道不是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